“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来到望城区乔口镇,沿着盘龙岭村新修好的4.9公里红南路前行,一路上接天荷叶、映日荷花相伴相随,美不胜收。
“既拿了流转金和补贴,又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怎么不好?”刚刚采摘完莲蓬上岸的贫困户刘国宏对现状很满意。今年,乔口镇以盘龙岭村为试点,公开拍卖土地租赁权,引进种植养殖业能人,发展“荷花+”套养模式,不但为村里增加了一道荷花美景,更为村民脱贫致富创造了一条新路子。
回顾:村里第一次召开拍卖会
盘龙岭村村民都忘不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天——2018年3月30日,村委会礼堂里热闹非凡,100多位村民代表、土地合作社成员、种植养殖大户等聚集一堂,举行了一场“首开先河”的拍卖会。
当天,2900亩耕地被划分为350~1000亩不等的5宗地块,对其五年土地经营权进行竞拍,最终5宗土地的经营权均以每年700元/亩的价格竞拍成功。根据要求,这5宗土地仅限“荷花+”立体种植养殖方式,同时享受望城区的土地流转补贴(收入补贴)、基础设施改造补助和产业扶持补助等资金扶持。
“之前村里主要是种植水稻,2900亩低洼田,容易产生内涝,一年仅能种一季,产量不高。”盘龙岭村村主任陈建军介绍,该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有农户870户,人口3240人,是产业单一、土地收益较低、集体经济薄弱的省定贫困村。
为了寻求突破,村里将土地流转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于3月初成立了土地专业合作社,逐户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经营权委托书》,签约率达100%。按照确权确股不确地、定量不定位的办法,以1亩地1股为标准,将全村2900亩土地转成股份分配到各户。
现状:环境美了腰包鼓了
如今,4个月过去了,荷花已经亭亭玉立,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当初拍下土地经营权的几位能人也收获了勇尝“螃蟹腿”的奖励。
“我们这里的水都是来自撇洪渠的活水,水质比较好,荷花下面也适合小龙虾生长,小龙虾的排泄物还可以给荷花当养料。”“荷花+小龙虾”成了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张星在拍卖会上一口气拍下了两宗土地,他在当地养鱼十余年,在养殖方面很有经验,这一次经过市场调研,他决定套养小龙虾。
“今年第一次养,没敢多养,只在两百亩荷花里投了虾苗,一个多月后就开始出货了。”张星回忆,“产量最高的那段时间,外面的老板守着抢购,每天产出两三千斤,日进账几万元。”
今年仅小龙虾一项,除去人工、虾苗等成本,张星获得净利润20多万元。他还是有点遗憾,“我的虾子在端午节前基本卖完了,每斤从13元卖到了21元,如果晚点卖,可以卖到三四十元一斤。”
而张星的合伙人刘长军就赶上了小龙虾价格不断走高的好时机,赚了个盆满钵满。4月,错过了竞拍的刘长军从张星手中转包了500亩地,现在他已经卖出了50多万元的小龙虾,还有一半小龙虾没有售出。每天晚上他都守在荷花塘边,赏着荷花收着小龙虾,“现在每斤卖到45元,价格很好了!”
希望:村民在家门口打工脱贫
“5位种植养殖大户已经有3位在盈利。在他们的努力下,2900亩土地的田埂护栏、水利设施改造均已完善,预计今年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发展态势良好。”乔口镇党委副书记舒鸥表示,通过公开竞拍平台招来的种植养殖大户非常实干,为村民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村民刘健原来也是养鱼专业户,看着几位能人养小龙虾赚了钱,也在自己的荷花池里养起了小龙虾,“养了后发现,收益还是挺可观的,根本不愁卖。”
更多的村民、贫困户也从中受益。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1亩地1股为标准,盘龙岭村所有村民入股土地合作社,入股村民不仅能拿到每年每亩700元的土地租金,还能在荷花基地打工,获得股份分红和工资收入。
贫困户刘国宏就是其中之一,他被张星聘为长期工,每天主要趁着早晚凉快的时候摘莲蓬、养小龙虾。他每年的土地流转金和各类补贴有2000元,工资有4万多元。“现在我又做了事,又照顾了家里。”刘国宏笑着告诉记者。
在张星那里,像刘国宏这样的长期工有4个,在小龙虾产出季,还要请十余个村民帮忙,按每天120元左右的工钱结算。
看到了前景,5位种植养殖大户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地建设。这几天,张星正在抓紧时间投放第二批苗,“今年要投两万斤苗,明年再卖。明年我们村里小龙虾产量估计会上百万斤!”
“种植荷花,既适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也符合乔口打造‘渔花港’湿地公园的整体规划。事实证明,路子探索有了成效,现在环境更好了,集体经济也壮大了。”舒鸥介绍,盘龙岭村的模式将在乔口镇多个村(社)铺开,“我们还要注册盘龙岭小龙虾商标,并将逐步配套周边产品,向社会进行推广。”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华
编辑:徐丹 实习生:秦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