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8月15日电(记者 刘扬)洞庭湖畔,长江之滨,有一处“特殊”的行政区域——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上个世纪,中石化长岭炼化、巴陵石化落户岳阳,云溪区因之而设立。随后,围绕两大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一大批化工企业进驻云溪,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化工区”。
曾经,云溪区4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00余家化工企业;同样在这片土地上,湖河纵横,水系发达,与长江洞庭相通。“化工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和沿江畔湖地区历史污染下的脆弱生态成为云溪区的区情。
与此同时,畜禽水产业遍地开花,居民生活污染不断积累,云溪区呈现令人忧心的生态面貌——在乡村,一车车生猪卖出去,一车车桶装水买进来;在城区,人们常常在睡梦中被化工气味呛醒。
面对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云溪区开出了“少买新衣多治病”的处方,压减城市公园等“买新衣”的投资,用于“治生态环保的病”。化工企业清理入园、“一流域一策”的河(湖)长制实施、生猪退养、长江岸线港口码头整治等举措开始在云溪生态环境现状图上着色,并“重新安排云溪河山”。
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走进位于云溪区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的东方雨虹厂区,整齐排列的生产车间旁边有一处不大的独立建筑引人注意。建筑内部树立着3个罐体,地上管道交叉,外排管道的阀门上了锁。
“这是厂子的污水预处理间,工厂产生的污水先到这里预处理,检测达标后通知华浩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开锁,排入污水厂进一步处理。”该厂副厂长陈桂福说,除了污水预处理间外,企业还配套了烟气处理设备和固废暂存间。
“为加强工业‘三废’的源头治理,污水预处理间、固废暂存间和烟气处理设备是产业园化工企业的‘标配’”,产业园安环部负责人张海龙介绍,同时产业园投资2400万元建设了“综合信息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24小时监测园区各类环境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置环境问题。
云溪因厂设区,早年由于环保执法不严,各类化工企业野蛮生长,成为当地生态痼疾。自2010年云溪区启动第一轮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来,云溪区开始对“小散乱污”企业进行整治,关停搬迁了46家分散在产业园区外的小化工企业。“不符合标准的关停,符合标准的进入产业园集中管理,经过整治产业园外没有生产型的化工企业。同时对新建项目严把入园关,实行环保预审制度,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一脚踩死’”,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邱明强说。
民生是生产、生活,更是生态
“养猪是富了一家,臭了一村;养蛇收益没减,还轻松干净”,熊少初如是概括自己发展养殖的经历。他曾是云溪区陆城镇基隆村汪熊组的“养猪大户”,高峰时期每年出栏生猪900头。2017年7月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退养生猪,今年2月他引进3600颗水律蛇卵,当起了“养蛇大户”。
“到现在为止,我养殖的水律蛇存活率达91%,水律蛇的生长期12-16个月,一般可以长到5斤重,市场价约70元/斤,养蛇不会比养猪差”,熊少初粗略地估算了一下。
离基隆村不到500米就是松杨湖,与长江相通。基隆村委会主任卢柏礼说,“养猪虽然有收益,但是全村被搞得臭气熏天,猪粪、脏水顺着村里的沟沟渠渠流进松杨湖,对水域造成污染”。划为禁养区后,基隆村退养了12户生猪养殖户,其中4户转向了特种养殖,另外8户也在谋划种植香莲、艾叶、油茶或外出务工等出路。
与此同时,一场全区范围的生猪退养行动正在展开。云溪区委副书记潘红军介绍,云溪区虽然面积不大,但生猪养殖密度较大,生猪养殖污染占比较重,生猪退养工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
按照“禁养区无条件退养,限养区鼓励退养或实现达标排放养殖”的思路,2017-2018年云溪区摸底生猪养殖户1245户,截至目前完成签约退养1185户,占比95.81%。对于生猪退养户,云溪区配套了奖补资金以及技能培训、产业园招工等措施,引导养殖户转型。
“九龙治水”不如“攥指成拳”
在云溪区的地图上,长江云溪段与芭蕉湖、松杨湖、洋溪湖等交织成一道密集的水网,给这片“化工区”增添了一抹灵动。
为保护好水生态,云溪区创新河(湖)长制工作,以流域为单元,划定和明确河湖监管责任体系,编制实施“一流域一策”的治理保护方案,制订出台区镇村三级河(湖)长巡河管理和督查考核办法,形成了常态化的巡河巡湖机制。
“‘一流域一策’避免了河湖治理保护中的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弊端,有助于实现更全面更系统的无死角治理”,云溪区委常委、白泥湖区级河长胡蝶举例道,“比如一个水库跨了两个镇,各自治理可能产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无人问津的‘公地悲剧’”。
为此,云溪区成立了云溪区长江、芭蕉湖、撇洪河、白泥湖、松杨湖“五大流域”河(湖)长制统筹协调领导小组,五位区委常委分别担任相应流域的组长,统一指挥调度所属流域河(湖)长制和流域生态环境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区级河(湖)长共巡河(湖)68人次,镇、村级河(湖)长巡河巡湖3108人次;交办问题53起、销号问题49个。长江云溪段27.28公里的岸线上,关闭拆除6个码头11个泊位,关停1个渡口、停建1个码头、提质改造1个码头,岸线复绿和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正在推进。
“云溪生态环境问题由来已久、积重难返,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已是刻不容缓、时不我待。”云溪区委书记张中于表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一江碧水,我们没有任何借口不担当,没有任何理由不作为。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生态环境治理和园区产业项目建设,就是“少买新衣多治病”。“买新衣”是政绩,“治病”更是政绩,要全民参与打赢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重新安排云溪河山。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扬
编辑: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