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听渔歌看巴陵戏 长沙理工大学暑期非遗调研圆满结束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殷宇璐 郑周远 编辑:刘威成 2018-08-30 22:32:39
时刻新闻
—分享—

调研团队走访非遗传承人,了解非遗传承情况。

  红网时刻8月30日讯(记者 汪衡 通讯员 殷宇璐 郑周远)“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宋朝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不仅让岳阳楼千古留名,也成为洞庭渔歌的有效记载。今日,长沙理工大学关于“巴陵戏”和“洞庭渔歌”的暑期非遗社会实践调研结束,为该校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培训基地暑期系列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渔民上岸,渔歌快被“干死”

  洞庭渔歌源于大自然,渔民口头创作,即兴演唱,在过去广为流传。2014年11月,“洞庭渔歌”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洞庭渔歌”还是“巴陵戏”目前的传承都遇到极大的问题。“艺者后继乏人、技艺失传,洞庭渔歌曾经面临很大的传承危机。”洞庭渔歌传承人陈岳林无奈地告诉志愿者们,随着渔民逐渐上岸,洞庭渔歌也面临着“干死”的处境。

  为了挽救洞庭湖渔歌这一伟大的历史文化,岳阳市政府联合渔歌传承人建立洞庭渔歌传承基地,开设渔歌培训班,居民们自发组成“渔歌传习队”,人数最多时超过1000人参加。

  “巴湘十三块牌”盛景不再,湖南只剩一个巴陵戏专业剧团

  巴陵戏,原称“巴湘戏”,因艺人都出自巴陵和湘阴而得名。它主要有昆腔和弹腔两种声腔,用湖广者、湘北方言声调演唱。清末是巴陵戏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被称为“巴湘十三块牌”“巴湘十八班”的职业班社。2006年5月20日,巴陵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曾经的“巴湘十三块牌”盛景,目前湖南省仅存岳阳市一个巴陵戏专业剧团。调研中还发现,相当一部分非遗文化高高在上的光环与市场的接受程度不相匹配,“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的情况,更是让很多市民对非遗文化的疑问。

  巴陵戏传承研究院通过 “一元剧场 惠民演出季”,定期为市民上演优秀传统巴陵戏,并与岳阳电视台联合推出了十集巴陵戏风采专题片等发现,传承和推广巴陵戏。岳阳楼区文化馆李翔主任向志愿者介绍,除了进市民、开展表演普及班之外,与小学合作成立少儿传承队也是一项有益探索。

  在文法学院张敏纯副教授、楚艳鸽老师的带领下,调研团队相继参观走访了传承文化馆、政府机构、非遗传承人和周边居民。通过调研发现,破解传承难题的关键应该由政府牵头动员,学界进行专业指导、艺人有效展示、公众文化参与,这样非遗才能真正地传承与发展起来。

  作为优秀传承人代表,巴陵戏戏剧团团长宋卫东老师在教授志愿者巴陵戏身段、唱腔时较为庄重,他在临别之际反复叮嘱志愿者们一定要多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艺术。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依托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培训基地和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在近三年已组织二十余支优秀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专项调研团队开展非遗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创新,每支团队均选派教授或博士担任指导老师,同时,每只团队根据调研报告将进行3000-10000元的资助扶持。

  今年暑假,长沙理工大学的调研团队分别对溆浦县的《辰河目连戏》、石门县的《土家族跳丧舞文化》、麻阳县的《花灯戏》、通道侗族县非遗文化、常德非遗文化和岳阳的《巴陵戏》和《洞庭渔歌》等非遗项目进行了调研,目前各调研组正在撰写调研报告。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殷宇璐 郑周远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08/30/82531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