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刘银艳 通讯员 谢忠东
他们曾是孤单无依的贫苦少年,或是易地扶贫搬迁户青年,而今,得益于全省人社系统推进的“技能扶贫”工程,他们来到都市,学习一技之长,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希望。
昨天孤单“青苗”,明日有用之才
眼前这个大男孩,刚过了17岁生日,虽然还有点腼腆,但只要跟你说话,就会面带笑容。
“与去年刚进校时相比,张小勇的变化不是一点点。”9月7日,记者在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见到了“青苗班”一群特殊学子和他们的生活老师李木子。交谈中,来自吉首市马颈坳镇洋田村的张小勇,不时被老师点名表扬。
一年前,作为孤儿的张小勇,第一次离开故土,告别相依为命的奶奶,进入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建筑装饰装潢专业,走上技能成才之路。如今,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变化:“开朗了,自信了,有梦想了。”
更有收获的是他创造梦想的能力也提高了。“小勇学习的每一门新课程都没有挂科,他经常把作业拍照发给我看,前不久还通过了成人高考。”李老师告诉记者。
授人以“渔”。这句话用来形容该校面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孤儿开设的“青苗班”,再合适不过。
作为学校与自治州开展孤儿技能扶贫合作而采取的一种技能培训模式,“青苗班”采取学习上分散管理、生活上集中管理的方式,学费全免,实施校内结对帮扶,让远离家乡求学的孤儿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同步成长,融入社会。
去年,该校开设的第一期“青苗班”,就已接收12名像张小勇这样来自自治州的孤儿,就读建工、工程造价、建装和设备工程等专业。
“取名‘青苗班’,就是希望孩子们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成才。”校党委书记刘清说。
“目前,自治州有2141名孤儿,他们的家庭生活特别是学习受到了极大影响。2015年起,我们在全州推行孤儿集中供养,已成功创办6所慈爱园,孤儿的学习、生活得到了妥善安置;可他们的后续成才之路,还需要社会群策群力,让他们有更广阔的成长舞台和天地。”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州慈善总会会长彭武长告诉记者。
前不久,彭武长刚率队来到长沙,把第二期“青苗班”孤儿学生送进学校。
他们还与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吉首大学师范学院、自治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孤儿技能扶贫培养协议,今年又与广州公共事业技师学院、广州技师学院、碧桂园职业技术学院等技工院校签订孤儿培养协议,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样,想走技能成才之路的孤儿们,既可以选择初中毕业后就读中职院校,也可以选择高中毕业就读高职院校;既可以选择省内求学,也可以选择省外深造,还可以完全自主选择专业。
泸溪县合水镇横坡村的19岁孤儿向祖刚,高中毕业后来到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求学,他不仅当上了学生干部,去年还获评一等助学金。
办易地扶贫搬迁“订单培养班”,帮助贫困县建设短缺技能专业,技能扶贫大有可为
“古丈县高峰镇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耕地少,全镇有113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现在,他们有了一条技能扶贫的求学就业新通道。”古丈县高峰镇党委书记粟丽波告诉记者,前不久,她刚把14名易地扶贫搬迁户适龄青年,送到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易地扶贫搬迁“订单培养班”就读。
“我们学校面向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点的适龄青年,实行对口招生,并结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让易地扶贫搬迁户精准就业。”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校长谭翔北介绍正在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订单培养班”模式。
目前,该校已选择师资力量雄厚、就业前景好的水电安装工程与电梯工程技术两个专业,开设易地扶贫搬迁“订单培养班”,每年接收50个学生来校就读,学费全免,并给予助学金、勤工俭学等方面的照顾。湖南建工物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物业公司,签约成为订单班就业接收方。
“近年来,我省人社系统依托全省技工院校,大力开展技能扶贫、职业培训扶贫,‘青苗班’和易地扶贫搬迁‘订单培养班’,为探寻技工院校在技能扶贫中精准施策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直接来到深度贫困县,帮扶建设短缺技能专业,也不失为技能扶贫中“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去年以来,我校精准帮扶桑植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设建筑水电安装专业。”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肖继军介绍,为建设好这一专业,学院帮助拟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好课程标准和专业技能综合考核基本要求等。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桑植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这个专业进入正常教学,为今后的规模化招生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教育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技能扶贫,改变过去单纯的资金注入、物质帮助的“输血型”扶贫方式,开创以技能教育为抓手的“造血型”扶贫道路,大有可为。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银艳 谢忠东
编辑: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