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刘丽 益阳报道
在安化奎溪镇奎溪村中,宽敞的水泥路纵横交错,齐整规范的沟渠中细流潺潺,放眼望去,黄灿灿的稻谷颗粒饱满。初秋的大雨过后,清风徐来,便可与充盈鼻尖的稻花香撞个满怀。
“再过几天就可以收割了。”望着眼前生机盎然的稻田,安化县便民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龚好祖满脸憧憬,“到时候我的收割机、烘干机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他指着摆放的一排机械介绍道。
“他这些机器,现在可帮了村中农户的大忙。”一旁的驻村帮扶干部说着。此时,村里各处农舍家中也饭香四溢,安化腊肉、红薯粉、菌类等农家特色齐上桌,龚好祖引着众人进屋,就着饭菜,聊起了他的合作社。
2009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龚好祖回乡时,看到家乡一大片杂草丛生的农田心中惋惜,“年轻人都出去了,家里只剩下些老人妇女儿童,很多田地没人看管,荒废了。”2010年,他毅然回到奎溪村干起来了祖祖辈辈种粮食的老本行。
龚好祖将自家的2亩地与流转邻居的10来亩农田开辟出来,采用一季粮食一季油菜的方式,收成后推向市场,第一年便赚了4、5万元。第二年,他与4个亲友一起合作,用赚到的资本购买耕田机、收割机、无人机、榨油机等设备,办起了安化县便民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
“现在都是采用机械化种植,这样产量大、也节约劳动力。” 在外工作龚好祖接触到先进的机械化种植技术,并思忖着在村中推广。
2014年开始,安化县农粮局在合作社基地范围内连续实施双低油菜基地建设项目、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修建并硬化了5200多米机耕道及灌溉水渠,安装了50盏太阳能杀虫灯+路灯,土地平整1200亩以及大量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合作社渐上正轨后,龚好祖决定通过免费发放农用生产资料、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帮助翻耕田地、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让利于贫困户,以及流转贫困户土地或者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帮扶村中农户。
至2018年,有116户375名贫困对象加入了合作社,流转贫困户土地398亩,进行粮油种植加工及产品销售。“现在政府政策好,支持力度大,我就结合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乡邻,能帮一点是一点呀。”龚好祖说着说着,夜幕已经降临。
饭后,奎溪镇镇党委副书记彭建都、奎溪村第一书记夏光新、村支书龚志坚顺着笔直的农村公路走访农户。一路上,趁着凉风踏着月光乘凉的、散步的、运动的村民络绎不绝。
“我们每天要在这条路走三四个来回。” 夏光新笑了笑说道,“村民的事情必须要第一时间知晓并帮着解决呀。”从村部到各户的路,这位今年7月份才到村上的驻村干部已经再熟悉不过了。
“这户的户主叫龚述文。” 龚志坚说话间已经来到了户主家门口,70岁的龚述文忙招呼着老伴泡茶。龚述文家因病致贫,家中举步维艰。合作社办起来之后,免费为其耕地,提供种苗,喷洒农药,收成后帮忙收割,并以保护价收购。他便流转了几亩荒田,种上了稻谷和油菜。
“以前这个季节,我们就要开始编框,修理打稻机和镰刀了,还要早些请好亲友帮忙收割了。” 龚述文说着,“现在合作社帮忙收割,我们就不用那么费力了,只要平日里看管一下就行了,现在做农民比以前当官还舒服。”
早些年,每逢农忙,农民们便要打足精神,凌晨5时起,到天黑才回。“碰上太阳天还好,要是下雨啊,谷子就遭殃了。现在不一样,合作社有烘干机,就算沾了雨水谷子也不发芽。”龚述文谈论着今昔的对比,“现在种粮食轻松了,产量还翻了番,除了供自己吃,多余的粮食卖给合作社,一年下来也能赚几千块哩!”龚述文笑着说道。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丽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