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9月19日讯(记者 孙洁 杜放)在现代文明日渐发达的今天,“土话”还有活力吗?让中国语言资源保护湖南工程项目首席专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鲍厚星记忆深刻的是,有次他在湘南某县赶集,嘈杂的集镇上,耳边传来的都是犹如天书般的“土话”。鲍厚星认为,在很多地方说“土话”确实越来越少,但在“土话”核心区,仍然顽强存在着,而这些承载了文化与历史的“土话”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
9月19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举行。现场,红网时刻记者深入专访鲍厚星,体会“土话”所代表的文化积淀,并了解湖南省为保护“土话”所做的努力。
湖南方言“多”且“杂” 方言保护迫在眉睫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文化多元的国家,拥有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大语系的130多种语言和十大汉语方言(包括97个方言片,101个方言小片),方言土语难以计数,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湖南是个方言大省,方言承载的戏曲、歌赋、俗语等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湖南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体系。
作为方言大省,湖南话的难懂有目共睹,对此,鲍厚星认为,方言多而杂,正是湖南语言资源丰富的体现。据统计,湖南境内不仅有湘语、赣语、西南官话、客家话等多种大区方言,还有湘南土话、乡话、平话等系属暂未确定的方言。西南地区尚分布有苗语、土家语、侗语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由这些方言承载的戏曲、歌赋、俗语等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湖南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体系。”当前,湖南省方言日渐式微,由方言所承载的地方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灭绝的危机。作为语言资源大省,湖南省方言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
方言仍具活力 湖南共设99个“方言点”
如今,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方言还有没有活力?对此,鲍厚星认为,虽然在城市里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在“土话窝子”里,方言依然活跃在人们口中、生活中。鲍厚星曾去过永州蓝山的上洞学校,调查发现学生在生活中讲桃川土话的占86%,当地的民俗风情依然保持着原貌。“语言的传承就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传承,同样,保护一种语言就是保护了一种文化。”鲍厚星如是说。
由于湖南省方言日渐式微,由方言所承载的地方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灭绝的危机。湖南省作为国家首批试点省份之一,于2015年12月正式启动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按照“一县一点”的原则在全省铺开,调查内容兼顾语言和文化,尤其是采集带有地方文化特点的“话语”。计划用5年时间,对全省99个方言点进行调查和数据处理,完成湖南语言资源保护数据库建设及相关科研成果。
湖南的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立项全国第一,经教育部、国家语委批准,湖南共设立汉语言方言调查点99个,数量位居全国首位。2016年、2017年、2018年,湖南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分别获得国家立项21项、28项、25项,均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湖南建立了省语委统一领导,省语委办、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统筹组织,市、县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参与支持、专家团队和技术保障团队分工负责,把工程任务纳入科研项目管理,鼓励社会参与的组织领导和实施推进机制,相关经验全国范围推广。
来源:红网
作者:孙洁 杜放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