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六届会商会在长沙召开

来源:红网 作者:陈张书 编辑:李丽 2018-09-28 11:43:45
时刻新闻
—分享—

  四城联手构建影响世界新区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六届会商会在长沙召开,签署新区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9月27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六届会商会在长沙召开。组图/潇湘晨报记者 辜鹏博

  如果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个众多城市及其板块片区汇聚而成的微信群,那么现在,可能会多出一个小群。群成员包括湖南湘江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武汉长江新城和合肥滨湖科学城。

  自第五届会商会以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四座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协作模式和机制不断创新。如今,四城迎来第六次“握手”,四城新区谋划强强合作,令人充满期待。

  红网时刻9月28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陈张书)9月27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六届会商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审议并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近期合作重点事项》《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新区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共建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合作协议》。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张东强,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巡视员梅建平出席并讲话。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洋,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忠雄分别作研讨讲话,共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合作发展行动路径。胡衡华主持会议。

  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四市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工商政务云平台正式投入运营、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联盟正式成立。自第五届会商会以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四个省会城市的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协作模式和机制不断创新,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启了合作的新征程,共推经济增长第四极加速崛起。

  加强区域产业合作成为四市发展新的趋势。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新区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四个城市将构建湖南湘江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武汉长江新城、合肥滨湖科学城产业分布合理、创新要素互补、科教支撑强劲、发展环境优越的崭新格局,打造带动中部、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城市新区群,成为中部地区崛起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点和重要增长极。

  依托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个省会城市优势资源,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科技文化为支撑,以协调联动为手段,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与特色,构建省会城市新区间产业、技术、资源、要素、市场联动体系,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拓展发展空间,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推动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共创美好未来。

  四市将在交通设施联通,产业培育升级,创新创业合作,科教人文交流,文旅创新合作,招商引资协作,金融支撑体系,要素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共享。

  围绕四市新区产业发展,各市领导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设想与建议,为共创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发展新局面,合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献计献策,并一致认为,要加强产业创新。

  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共同打造产业创新走廊

  “四市新区应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创新走廊。”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提出,四省会城市拥有两大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三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上百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是全国最大的知识智力和科技创新密集区之一,同时各自拥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优势的产业。他建议,四市要坚持开放创新,协同发展,携手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合作示范区,共同推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产业在区域合作发展,围绕磁浮交通、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共同孵化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区域集群化、智能化、中高端发展水平,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共同抢占技术突破制高点

  “创新更需要协同,特别是产业创新需要在技术上共享。”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认为,四市应加快推动产业发展的大协作。“这些年各兄弟城市在产业发展上亮点频出,而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动能转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产业配套等方面加强协调。”他建议,一同在技术突破上抢占制高点,在项目建设上紧盯最前沿,在聚焦效应上延伸产业链,联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实发展很快,要联手打造更多优势产业集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大协作、大配套,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加快崛起

  作为东道主,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提出,四市应携手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他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武汉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合肥的智能家具、显示屏产业,南昌的航空装备产业,以及长沙的工程机械产业各具特色。同时,四市的汽车产业也形成了集群和集聚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携手打造世界级制造业有基础、有条件,也有希望。应按照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要求,全面加强四市的产业链对接、产业化协作,共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共推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快崛起。

  南昌市市长刘建洋:最大限度实现同频共振

  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洋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新区发展规划,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步伐一致,同频共振,此次会商会将推动新区合作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本身就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找到最新、最有效的新平台和抓手,新区的合作发展将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带来乘数效应。他建议,以此次会商会为契机,按照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新区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的部署,加大力度,推动各地新区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特别是在改革创新经验的推广和政策的拓展上建立起一地四点、多城联动的常态机制,将单个新区与合作的试点群,形成一点四面、多点开花、整体受益的良好格局,最大限度实现各新区的同频共振。

  专家观点 分工配套做大做强产业链

  湖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刘茂松表示,城市新区的核心是产业园,从目前长江中游省会城市来看,四个城市新区各有特色,这些产业有共有的技术,有共享的平台,产业链的上下游零配件、原材料相互之间形成配套。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的发展要专业,要有特色,要打造产业链,更重要是打造全产业链,也就是产业环节的专业化,分工、配套,“原来我们的产业园什么产业都有,但做不大、做不强,很难形成竞争。所以产业园也要进行重组,四个新区是以产业园为主体的新区,它们之间的产业是可以配套、合作的。”刘茂松进一步分析认为,沿海是货物贸易的出口,现在沿海出口面临困难,要开放中国内陆市场,四个城市可以抱团发展,分工、配套,把产业做强做大,提升竞争力,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走向国际。

  四城将共享科技服务资源

  9月27日,以“共享科技服务,共谋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在长沙召开,长沙、武汉、南昌、合肥四城共同发起搭建线上线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按计划,该平台将于2019年12月底前建成运营。

  该平台是以四城市各自现有科技资源平台为基础,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的一个互联互通的跨区域共享平台。业界认为,该平台将有助于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对于推进区域内科技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通讯员 罗羽希 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四城积极探索工伤异地结算

  在异地发生工伤事故,可由当地社保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这样的便捷服务将在武汉、合肥、南昌、长沙这四个省会城市率先实现。9月27日下午,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人社工作一体化发展第六届会商会在长沙举行。会上,武汉、合肥、南昌、长沙市人社局共同审议并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工伤保险异地协作协议》《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技能人才开发合作协议》。

  在不改变现有政策及各项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四市将在信息查询、工伤预防、事故调查、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医疗康复等方面开展异地协作。四市将建立工伤参保、工伤待遇享受等相关信息互查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伤经验交流活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对异地发生的伤害事故,可相互委托当地社会保险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潇湘晨报记者 李柯夫

  知识卡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大城市为中心的超特大城市群组合,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占地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2014年的经济总量超过4.5万亿元,经济总量位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中原城市群之后,排居第五位。

  潇湘晨报记者 陈张书

来源:红网

作者:陈张书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09/28/81911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