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罗雨晴 长沙报道
今天是第5个国家扶贫日,湖南目前已成功实现1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截至2017年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到216万人,贫困村降至3200个左右,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86%。这份汇聚了全省各级各部门合力的亮眼成绩单中,也包含了精锐的财政力量。
2016年至今年上半年,各级财政累计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99亿元;筹集易地扶贫搬迁资金410亿元,支持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2018年省财政安排7.2亿元,对11个深度贫困县和26个未脱贫县脱贫攻坚给予支持;2018年省财政专项调度资金5.7亿元,支持资金缺口较大、保障困难的9个计划摘帽县脱贫攻坚……
三年来,湖南财政在做好资金保障之余,不断探索助推脱贫的方法和路径,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
2016年,湖南在全省51个贫困县同步实施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经过2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成效逐步显现。现如今,资金规模得到保障,资金使用日趋规范,资金绩效不断提升。
“目前,贫困县累计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规模达到437亿元,其中,2016年103亿元,2017年187亿元,今年截至9月底是147亿元。”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省财政厅坚持统筹整合资金只能用于农村必要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发展两个方向,切实防止借整合之名“乱作为”和面面俱到,并对贫困县市区资金使用方案实行严格审查和备案制度。同时,出台《湖南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绩效考评办法》,对预算编制、资金拨付、公告公示等环节进行重点考核,提高了资金安排透明度,资金绩效不断提升。
围绕落实“五个一批”精准施策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要求,掀起脱贫攻坚战热潮。省财政厅把握现行脱贫标准,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有针对性完善财政扶贫政策,推进“五个一批”要求落实落地。
支持扶贫产业发展方面。省本级财政累计安排重点产业扶贫资金15亿元,支持全省发展重点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出台《湖南省贫困县精准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等,通过财政贴息、贴保等方式,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通过支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开发“粮食贷”“油茶贷”等产品,撬动金融资金流向扶贫产业。
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方面。湖南财政共筹集资金410亿元,今年将全部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同时注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后续帮扶,确保其稳定脱贫。
支持生态扶贫方面。累计安排资金1.9 亿元,选聘1.9万名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
支持教育扶贫方面。通过建立起贫困生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的资助政策体系,2017年让近10万贫困家庭“两后生”和贫困劳动力接受职业学历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
支持社保兜底扶贫方面。2018年,把农村低保指导标准提高到3200元/人,实现低保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2018年,省财政筹集资金16亿元,全面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救助工作。
强化扶贫资金监管
对于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财政部门而言,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无疑是一大重点工作。
近年来,省财政厅会同扶贫等部门组织开展扶贫资金闲置、公开公示等方面的督查10余次,约谈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和财政局主要负责人30余人次,并建立问题跟踪整改机制,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跟踪整改。
今年5月,省财政厅成立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建设领导小组,正式启动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平台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2018年扶贫资金补充录入、国库支付系统接口程序开发等工作。纳入动态监控系统的资金类别达到78项,总额1000多亿元,并按照财政部确定的3个预警规则,试行了动态监控。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省财政厅通过狠抓财政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强化突出问题整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力推进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建设、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等措施,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不断筑牢扶贫资金的安全网。
来源:红网
作者:罗雨晴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