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蒋剑平 见习记者 肖霄
通讯员 姚淑姣
10月19日,距省委书记杜家毫来企业考察过去2天了,但新邵资江科技园创办人王共海仍难掩激动之情。
“我投资还不多、工厂也不大,没想到能得到省委书记的关注和鼓励,赞扬我有家乡情怀和民族气节,有湖南人干事的闯劲和蛮劲。我一定不辜负杜书记的期待,把企业打造成世界级打印机专业制造商。”王共海语气坚定地说。
从一个初中毕业生、普通打工仔到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法人,从仿制产品到研发独门核心技术,从闯荡南海之滨到回流资江河畔,王共海向记者分享了他的人生经验:有梦想、有奋斗。
同行佩服他:“敢于捅破天”
1997年,在经历种田、养鱼、养羊等几轮不顺和失败后,23岁的王共海走出家乡邵阳县蔡桥乡,来到深圳打工。从建筑工、仓库保管员、采购员做起,靠着实干、上进和吃苦,一步步走进管理层,成为一家电子公司的副总经理,待遇不菲。
王共海认为,机会有的是,关键靠自己去把握。在这家电子公司,王共海接触到打印机行业,发现小型打印机拥有广阔市场。他作出一个大胆决定:辞职。2007年,他在深圳南山区独资成立深圳资江电子有限公司,以家乡母亲河资江命名,进军打印机生产领域。
从仿制开始,再不断改进产品性能,到2011年,王共海终于做出了有自己技术优势的打印机产品。2016年,公司创产值8000多万元,去年突破1亿元,规模跃居国内同行业第三。
打印机的核心部件是TPH(热敏打印头片),长期被日本企业垄断,要订货有很多不便。“我深感办企业没有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不愿受制于人,便自己动手搞。”2016年起,王共海高薪从企业和高校招募人才,组建技术团队,发誓要把TPH攻下来。
对此,同行们都很佩服王共海,说他胆子大,“敢于捅破天”。
研发投入大,前景难料。但王共海慷慨掏钱,确保研发顺利进行。
家乡欢迎他:“保证项目用地”
随着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在深圳租用的场地已不适应要求。在家乡召唤下,王共海决定回邵阳发展。
新邵湘商产业园紧邻市区、交通便利,吸引了王共海。去年7月12日,王共海来到新邵县考察,县委书记阳晓华接待他,陪他吃晚饭。席间,王共海提出要30亩项目用地,阳晓华说:“你要地不多,说明是干实事的人!虽然园区供地紧张,但我们保证你的项目用地!”
匆匆吃了晚饭,阳晓华就带着王共海去看地。一行人在夜色中打着手电,在园区四处察看,当场把地址敲定。
接下来一切顺风顺水。去年8月11日,双方签订投资建设新邵资江科技园的合同,10月30日园区交地,11月初进场施工。
“政府对我们支持很大,各项优惠政策到位,服务也很好。我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可以集中精力,加快把项目建好。”王共海说。
今年4月30日,厂房主体完工。8月6日,深圳资江电子的生产线顺利转移至园区,同时回来的还有15名管理人员和熟练工。在新邵新招的110多名员工经过培训,也陆续上岗。园区内设立湖南资江电子有限公司和湖南凯通电子有限公司,法人都是王共海。前者生产打印机,后者专门生产核心部件TPH和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建设和设备已投入1亿元,接下来还要投入5000万元以上。”王共海说。
今年8月,园区正式投产,现在日产4000台热敏打印机,月创产值1000万至1200万元。
省委书记鼓励他:“加油干”
王共海心心念念的梦想,就是实现TPH国产化,把公司建成世界一流的打印机生产企业。在热火朝天建设园区时,公司的研发也快马加鞭。
王共海投入2000多万元,扩充了公司技术团队,加大TPH研发力度;还与国内一些顶级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生产TPH各环节母机。
目前,“凯通”取得了三方面重大突破。一是突破了TPH生产技术和工艺问题,于8月15日顺利产出第一片国产TPH样品,并进入小批量试产;二是突破TPH生产机械设备问题,实现了生产TPH的大部分非标机械设备国产化,公司已投资2000万元建成TPH第一条生产线;三是解决TPH生产环境要求高的问题,已基本完成2个无尘车间建设,预计12月TPH可实现量产。
“目前,我们的产品除了10%左右的芯片需要进口、打印头片还在试验阶段外,其他部件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王共海充满信心地表示,“凯通”全面实现量产后,可牢牢占据国内市场,年创产值可超过7亿元。
10月17日,省委书记杜家毫来到湖南凯通电子有限公司考察。看到TPH样品后,杜家毫心情激动地说:“终于可以实现国产化了!”他问王共海:“你能不能送我1片作为纪念?”王共海拿起1片TPH:“我很高兴送给书记!”
王共海说:“杜书记称赞我有民族气节,爱国爱乡,做事霸气,我听后感到热血沸腾!”
临走时,杜家毫鼓励王共海:“加油干!我们要大力支持你!希望早日实现世界级打印机制造商的远大目标。”
■相关链接
近年来,新邵县下大力气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对老乡较多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成立专门的招商小分队,每月上门走访乡友企业15天以上。县主要领导还带队分赴各地,召开招商座谈会等。对返乡创业的老乡,在用地、税收返奖、厂房租赁、出口创汇奖励、建厂补助、融资贷款和工人培训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减轻企业创办初期资金等压力,扶持企业轻装上阵。同时,为老乡回家乡创业提供贴心服务。县委、县政府在新邵经开区设立了创业服务中心,对回乡创业项目实行并联审批、一站式办公,并全程免费代办各项审批手续。
3年多来,已有167家邵商企业回到新邵县办厂或从事农业、旅游开发等,总投资达41亿元。目前,新邵县正着力打造经开区、湘商产业园、塘口工业园、雀塘产业园和农业科技园,形成“一区四园”产业格局,吸引更多老乡回乡兴业。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蒋剑平
编辑:向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