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向晓玲 宋永亮 湘西泸溪报道
湘西偏远贫困山区的泸溪县石榴坪乡,有一位80后“师范生”,每天穿行在石榴坪乡到芒田教学点的云雾中,默默守护着10个孩子。
他用那有力的双脚蹬着单车,每天在与陡坡险山角力;他用粗糙的双手,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小鸟”;他用粗犷的嗓音,教会了一首首动听的童谣;他用爱心哺育深山孩子的成长。
天刚亮出发 踩着自行车去教书
吴建喜是麻阳县管子山人,后移籍泸溪。5月14日,见到他时,正给孩子上美术课,几只栩栩如生的鸟儿停在黑板中央。
吴建喜,2000年毕业于吉首民族师范,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至今从教18年。
由于妻子无正式工作,孩子读书,他的生活很朴素,看着显得苍老,同事送一外号“老吴”。
老吴很关心孩子。2017年秋,在中心小学任教的他,听闻芒田教学点没老师教书了,那里还有十来个孩子,心急如焚。
隔天,他找到校长,主动要求去到芒田小学走教。校长为学校教学质量考虑,不答应,考虑了其他人选。但老吴已经下定决心。
第二天,老吴就徒步一个半小时到了芒田小学,开始给学生报名了。看到执拗的老吴,校长只好答允。
芒田小学是一所地处偏僻山沟的村级教学点,由于城镇化加速,多数条件好的家庭把孩子送到了中心校就读,只有少数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仍在这里读书。
为了孩子们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老吴每一节课都上得非常用心。开学一周后,为节省走教赶路的时间,老吴从县里买来了一千多元的“山地”自行车代步。
从此,晨曦微露,朝阳未起,人车伴雾踏上育人远程;孩童熟睡,老妇早醒,山乡犬吠迎接美好明天。
全心哺育 一盒午饭最让他感动
“老师,这是我给你带的午饭,您快点吃吧!饿出胃病了,谁来教我们呀?”一年级的李炜同学把午饭递了过来。
正在批改作业的老吴惊呆了,眼眶满溢着热泪!
一双稚嫩的小手,一个墨绿色的保温盒,稳稳地放在讲桌上。从教18年,多少教学场景,此刻最让他感动!
学生李炜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才回家,基本顾不上关心他。家离校远、每天走路上学的他,不仅个子瘦弱,胆子也小。一段时间,经常哭着一个人走在路上。
同学都嘲笑他是个“胆小鬼”。为此,李炜经常闷闷不乐特别自卑,学习成绩也不好。
“顺路”的老吴决定,每天在去学校的路上等李炜,带着李炜一起去学校。路上和蔼地给李炜说故事、讲笑话。两个月后,李炜比之前开朗多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同学们不嘲笑他了,他每天都笑容满面。
山沟里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感激,便用精心准备的保温饭盒,给老吴装上了一盒热腾腾的饭菜带到学校,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动人画面。
一心一意,烈日炎炎,不知疲倦,苦心孤诣为山娃;一人一车,春秋冬夏,艰苦卓绝,潜心施教成教育。
路险遇险 谎称搬东西擦破皮
“老吴,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一瘸一拐的,受伤了?……”2009届师范生包莉梅急切地问。
“没事没事,在学校搬东西擦破点皮儿。”左手掌还淌着鲜血,面露难色,推着自行车的老吴强笑着回答。
有人记得,那天早晨,老吴可是冒雨下村小的。放学时,雨停了,他坚毅地踩着自行车,冒雨行了十多里蜿蜒山路回来的。
尽管小心翼翼地行驶,可是路险又滑,出了意外。
他在骑行到石榴坪乡黄家人山坳下陡坡时,刹车突然失灵了,惊恐的老吴,慌乱中选择了撞土堆“减速”。
减速成功,自行车前半个轮子都扎进了土堆里,老吴在空中“打了个筋斗”摔进泥土里。
不知道老吴是如何从泥土里爬起来的?不知道他身上有着多少淤青肿痛?更不知道像这样危险的事情还会不会有?只知道,第二天,老吴还是早早去了学校。
中心学校看门的李叔,看到的是他坚毅的背影,心里暗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夸奖。
老吴,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字,还对音乐、美术颇有研究。在他的教学计划里,上午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下午便是艺术、体质健康的培养与锻造。这山乡里的十个娃,在他的培养下,一定会成长得更为茁壮。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贫困山区师资队伍建设中,公开招聘特岗教师到贫困山区学校任教,公费定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免费师范生补充山区教育力量,提高山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让贫困山区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像老吴这样的老一辈“师范生”,为“师范人”做了很好的榜样,践行了师道尊严“不落一个孩子”。
一人一校一自行车,载起了一所学校,载起了山娃的求学路。
来源:红网
作者:向晓玲 宋永亮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