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红网时刻11月21日讯(记者 李慧)11月19日下午,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长沙召开。会上,湖南省文明办、省发改委、长沙市委宣传部等10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大家围绕精神文明创建、信用湖南建设、职工职业道德、乡风文明等内容,分享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湖南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前的一大步。
省文明办: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抓价值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终。在理念中体现,文明创建突出价值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全过程。在标准中体现,用好文明创建测评体系的“指挥棒”,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在文明城市测评、文明村镇测评体系、文明家庭的评选、文明校园的测评等细则中作为一个大项设置测评。在检查考评中体现,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宣传等是精神文明建设必查首选项目。
抓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要开展了“四大”实践养成活动:抓文明新风行动,推进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行动;抓主题实践教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抓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治理,倡导城乡居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抓诚信立业立人,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抓机制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推向常态长效。构建融入机制,让实践融入公益广告,融入网络文明,融入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完善考核机制,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健全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机制,努力讲好榜样故事,以典型示范带动整个面上的工作。强化协调联动机制。
省发改委:
推进协同共治共建信用湖南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省发改委构建起“3533”的框架体系,即以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3统一”为导向,以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5类主体”为对象,推广基于政务信用信息资源清单、信用数据报送清单、信用产品应用清单“3类清单”,覆盖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的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具体为“七个一”:
设计一张蓝图,编制《湖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勾勒信用建设行动路线。
搭建一套系统,奠定信息共享交换基石,构建全省互联互通的平台网站体系。
创新一个机制,孕育联合奖惩新格局。牵头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统一一个代码,推进法人和非法人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推动“一户一码、唯一识别”。
推动一批应用,构建信用管理新体系。在食品药品等行政管理事项中,推动率先使用信用记录、信用报告等信用产品。
组合一个矩阵,开辟信用展示宣教新形式。依托“信用湖南”网站,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开展诚信宣传教育。
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对不履行合法合规承诺的地方政府,特别是“新官不理旧账”行为,加大执行力度。
省司法厅: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把握价值导向,法治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坚持以培养具有坚定法治信仰和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坚持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结合起来,纳入法治宣传教育考评体系。
突出工作重点,做好融合文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重点对象法治宣传教育。通过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推动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课堂教学内容,融入法治实践活动,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等法治创建活动。
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宣传实效。着力平台建设,拓宽传播渠道,法治湖南网、“法治湖南专刊”“钟山说法”“普法频道”等普法新平台。着力载体创新,增强宣传吸引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建立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法治宣传教育相互借力、相互作用的常态化机制。
省总工会: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湖南省总工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展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大力推进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主要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筑牢职业道德建设精神基础。弘扬劳模精神,评选表彰一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打造宣传品牌,讴歌劳动精神,精心打造《劳动最美丽》等新闻宣传品牌,展示湖南产业工人风采。赛评工匠,锤炼工匠精神,开展了“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活动和“湘字号”传统技艺大赛,让工匠真正“美起来、富起来、香起来”。
用日常教育和典型示范引领职业道德建设价值导向。精心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争当文明职工和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和厉行节约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道德模范和职业道德建设标兵选树活动,推进各行业特别是窗口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
用先进的职工文化、企业文化激发职业道德建设持久动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样化地开展职工文化活动,让劳模形象、劳模事迹、劳模精神广为传播。各地工会在开展文艺汇演时,把舞台搭在车间和工地,送演出、送文化到职工身边,先进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激活了广大职工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湖南广播电视台:
重在思想引领 贵在入脑入心
加强主流宣传。主动设置议题打造新闻大片,连续推出《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初心璀璨》《为了人民》新闻大片“五部曲”,采用长视频表现、讲故事手法、极致化选题、电影式制作,打造了主流新闻宣传新样态。推出12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解读》,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形式解读24个字核心要义。紧贴年轻受众,推动内容创新,坚持用“年轻态”办宣传。突出主题放大公益品牌,发起“青春扬益”公益广告创意征集。
提升传播能力。通过融合传播,湖南卫视、都市频道与芒果TV联合制作专题片《我的青春在丝路》《我爱你,中国》等展现融合传播强大力量。国际传播上,今年3月,芒果TV海外版APP在香港上线,打造了为我所有的国际传播平台。节会传播,传统佳节用创新电视化艺术呈现。
坚持自觉对标。抓导向,导向是“生死线”,坚决杜绝“三俗”,自觉抵制唯收视率、点击率、泛娱乐化、追星捧星等不良倾向,清朗声屏、净化网络。抓原创,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呆痴精神”,涌现出《声临其境》《歌手》等原创内容精品,为加强主流价值引领,贡献了“芒果力量”。抓人才,不断强化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造就一支讲政治、有操守、能担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长沙市委宣传部:
高奏“雷锋家乡学雷锋”的时代乐章
长沙坚持不懈高奏“雷锋家乡学雷锋”的时代乐章,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在理论研究、文化熏陶、环境塑造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对“雷锋家乡学雷锋”的认知和认同。连续7年举办“雷锋精神论坛”,推出电影《青春雷锋》,举办“我身边的雷锋”微电影大赛等,并将雷锋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打造了雷锋学校、雷锋公园、雷锋纪念馆、雷锋艺术团、雷锋大剧院等文化标志。
通过活动带动、平台拓展和载体创新,把雷锋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共同要求变成日常行为准则,成为市民自觉遵循的生活习惯。全市共有3900多家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80多万学雷锋志愿者活跃在各行各业。共建成志愿者工作站375个、“雷锋超市”251家,吸纳“道德银行”储户2万余人。
在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培育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全市共评出“长沙好人·身边雷锋”811人,学雷锋“双十佳”和“八创八评”先进典型540个。
完善组织管理、共创联动、宣传教育、考核激励等制度,致力于为“雷锋家乡学雷锋”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出台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的相关意见,把开展学雷锋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五大创建”、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争当雷锋精神传人”的浓厚氛围。
岳阳市委宣传部:
“人情催款单”少了,人情味浓了
2017年,岳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治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工作;2018年,持续深入开展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各乡镇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全市1835个行政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实现了全覆盖,构建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格局。
各村红白理事会在村规民约中明确界定“两办五不办”,即: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满月宴、周岁宴、升学宴、乔迁宴、寿诞宴等事项不办。党员干部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示范带头,通过“关键少数”引导“绝大多数”,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各类宴席大幅减少。湘阴县一个月就劝阻满月宴、乔迁宴、寿诞宴90余起,劝导简办红白喜事176起。
同时,针对农民建房、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生猪养殖等突出问题,建立环境保护村规民约。老百姓说,现在“臭水沟”消失了,环境美了;“人情催款单”少了,人情味浓了。
建立管根本的长效机制,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模拟测评体系,各村形成了“一策、一会、一约、一队”新模式(“一策”,工作方案;“一会”,村级红白理事会;“一约”,村规民约;“一队”,文明劝导队)。出台《关于推进全市殡葬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广文明祭祀,提升火化率;推动殡葬回归公益,全面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
常德市委宣传部:
“十个融入”提升颜值和气质
常德市以“十个融入”为抓手,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在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气质。
融入文明创建,推进常态管理。一月一考评、一月一调度,实现了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管理。
融入家风家训,推广“治家格言”。以石门县夹山镇为试点,收集家训修订成涵盖核心价值观“24字”要求的《治家格言》。
融入城市建设,注重环境营造。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在街心、广场、路口打造核心价值观特色景观小品。
融入日常生活,推动潜移默化。推动核心价值观进入人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
融入文学艺术,创作主题作品。创作、编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13首,制作音乐光碟、谱成广场舞曲、举办歌咏大赛、组织基层巡演等方式广泛传唱。
融入校园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武陵区工农小学主打“礼乐文化”,北正街小学主打“礼仪文化”。
融入社会实践,开展志愿服务。推出我为德城育新苗、志愿服务网格行动、四点半课堂等志愿服务项目。
融入机关文化,提升服务质量。全市171家文明单位的纸杯、文件袋、岗位职责牌等标印核心价值观主题词。
融入典型宣传,选树“德城德星”。每两个月评选发布一次“德城德星”,通过建立“常德好人馆”“好人街”举办道德讲堂等,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
融入法规制度,建设“信用城市”。在全省率先推出诚信“红黑榜”,2014年以来共发布诚信“红黑榜”35期。
郴州市委宣传部:
用“四个100”培养时代新人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个主题,精心策划制作100堂理论精品课,创新开展“七大分队进基层·七进七讲聚人心”主题宣讲活动,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军营、网络七大阵地开展巡回宣传宣讲,推动科学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市共组建“七进”宣讲分队350支,开展巡回宣讲活动1.9万场,直接受众260万人次。
以打造100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为抓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家庭、广场、景区、网站、集市等10个重点领域,使核心价值观建设贯穿到社会治理、行业管理、制度建设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各方面。
推进“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建设,出台《郴州市礼遇帮扶“好人典型”实施办法》,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礼遇好人、帮扶好人。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每年宣传推介100名以上的“好人典型”“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让身边人身边事可信可学可敬。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在我家”系列活动及“好家风伴我廉洁从政”“好家风伴我健康成长”“好家风伴我敬业奉献”“好家风伴我脱贫致富”等故事分享会活动。评选出“以孝为先、以勤为本、以诚为守”等100条好家训好家规和100户文明家庭。
通道县委宣传部:
推进核心价值观乡土化生活化
注重规范制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严格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完善村规民约的内容,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直观性、具体性的约定,让群众真心认同和拥护。
注重传统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侗款(约)是旧时侗民族的“习惯法”,已入列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编入款词,使核心价值观乡土化,更接地气。在鼓楼,各项村务活动和民俗活动开始前,由村寨中德高望重的“寨佬”以唱诵“款”的方式宣唱村规民约,群众听得懂记得住,乐于接受。
注重行为养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以村规民约为统领,完善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制度,从家风孝道、环境卫生、社会公德、遵规守纪等各个方面规范行为。利用固定宣传栏公开村规民约、空余墙面绘制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打造文明乡风小道等,让群众能时时受教育。结合群众文化活动,把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真善美融入侗歌、侗戏、琵琶歌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中,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浸染。利用鼓楼、凉亭、风雨桥等传统议事场所,建立“民情说事点”,讲评各村涌现的好人好事,对不遵守村规民约的群众进行现场批评教育。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