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13日讯(记者 王义正)12月8日,红网刊发了特邀作者“观潮的螃蟹”文章《再忆郑培民:榜样的力量引领我们铿锵前行》和记者稿件《用“榜样的力量”烛照我们|追忆优秀共产党员郑培民》,再次怀念优秀共产党员郑培民同志,引发强烈反响。
文章在红网和时刻新闻发出后,获得了较高点击量和留言,还一度登上人民日报客户端首屏头条区,阅读量10W+以上。广大网友纷纷在留言区表达对“为民书记”的深切怀念和诚挚敬意。
虽然郑培民书记已经离开我们,但他的事迹一直在感动着我们,他的担当一直在教育着我们,他的精神一直在滋养着我们,他的作为、他的品格成为了无数年轻党员干部学习的标杆和榜样。正如网友@夏小夏的留言:党员学习的榜样,党员自省的镜子。
近日,一名年轻干部在连读三次红网追忆“为民书记”郑培民的文章后写下了一篇理解透彻、感情真挚读后感。红网全文刊发这篇读后感,与大家一起再次怀念、再次重温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格。
招展的“旗帜”
文/宁建君
近日,在湖南红网上看了一篇题为《再忆郑培民:榜样的力量引领我们铿锵前行》的文章,逐字逐句读了三遍。
一读郑书记事迹感人,荡气回肠;二读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三读直抵心灵,让人泪流满面。学习此文,感悟有三。
一是要有“乐忧”之心。忧其民者,民亦忧其忧。群众利益无小事,桩桩件件总关情。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要常忧百姓之苦,要以“忧”为“乐”,而不以“忧”为“烦”。要像郑培民书记那样,“群众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群众需要时,就一定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作为领导干部,要真正看得见群众的疾苦,装得下群众的牢骚,经得起群众的“挑刺”。只有心中有民,才能放得下“官架子”,才会多走羊肠岔道察民情,多走田埂小路沾泥土;才会多讲乡土话,多掏心窝子,多看后院偏屋;才会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干部对群众充满感情,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宗旨要求。扎根大地,方知风雨岁寒;扎根群众,方知烟火五味。作为领导干部,要心甘情愿俯下去给群众做“牛”,要理直气壮站起来为百姓当“伞”。只有得到群众的拥护,党的事业才会如大树有深根,高楼有坚基;只有心中有民,才能“朵朵葵花向太阳”,群众一心跟党走。
二是要建功必须有我。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职者知。人间万事经磨难,党的事业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的过程却是极其艰辛的。小平同志曾说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为官避事平生耻,只有敢向问题“叫板”,群众才会“叫好”。遇到“硬骨头”,要“抢篮球”,而不是“踢足球”;党员干部就是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气,就是要发扬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闯劲,就是要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拼劲。领导干部既要懂挥手,更要勤动手。不能只说“给我上”,而要喊出“跟我上”。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党的事业不是一朝一夕可至,唯有日日行,才不怕千万里,只有常常做,才不怕千万事。建功需要“硬本领”,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我们只有在“学习”上下功夫,才能在“贯彻”上做好文章,进而在“事业”中建功立业。当好公仆,一心为民,“不要人夸颜色好”,才不会出现一干出点成就,“我是谁”便逐渐模糊,“我能干”“我有功”的意识便逐渐凸显;也不会那么容易就陶醉于鲜花和掌声之中,每天飘飘然、陶陶然、昏昏然。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
三是要出污泥而不染。“德行浅薄而位处尊贵,才智低下而图谋大事,力量微小而肩负重担,就很少有不受惩罚的。”领导干部对待权力,时刻要有如履薄冰之感,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不要盲目去攀比,不要眼红老板比自己钱多、房多、车多,要懂知足感恩。要时刻做到“群居守口、独居守心”,要常常以“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来警示自己,防微杜渐,不与腐败分子为伍,能抵得住诱惑,甘做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能当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切勿以“不是我一个”来原谅自己,以“一次不要紧”来开脱自己,以“一点小事无所谓”来放纵自己。遇到事情能够拿得起、放得下、跳的出、守得住,要富有定力;对待进退留转、名利得失、是非评议,要想得通,看得开,抵得住,要富有慧力。否则,内心一失衡,行为就要失范;贪腐一念间,荣辱两重天;不能两袖清风,就会两手空空;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要向郑培民书记那样,位高无傲气,权重有清风;宁以正气清贫淡笑,勿以名利金钱折腰。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高耸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生养万物;太阳不解释自己的温度,光辉万束;郑培民同志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正在招展,给人以方向,给人以榜样,给人以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纪委派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监察组)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