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乡村振兴】湖南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显神通”参政议政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刘容 编辑:廖浩宇 2018-12-14 23:26:0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见习记者 李兵 记者 刘容 长沙报道

  一年一度的参政议政调研成果专题汇报会是湖南省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重大创举,为中共湖南省委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日,2018年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调研成果专题汇报会在长沙举行,聚焦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落点实、剖析深、措施明,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决策参考。

  他们这些湖南民主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参与者,围绕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教育文化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重大调研课题提出意见、建议。

  民革省委专职副主委雷震宇:发展乡村旅游 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立足农业、文化和旅游“三位一体”,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是集聚效益高、关联产业多的集约型产业,是撬动乡村振兴最有力度、最具广泛性的有力杠杆。

  雷震宇认为,要强化市场主导,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活力,放开搞活乡村旅游市场,放宽乡村旅游企业经营范围。要注重落实《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抓紧编制《湖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强“五大旅游板块”“锦绣潇湘”精品旅游线路优化布局,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绘就乡村旅游发展蓝图。要发挥统筹协调、引导指导、监督管理散发作用,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要破除基础设施、土地使用、人才制约、资金短缺四大瓶颈,扫除乡村旅游发展障碍。

  民盟省委主委杨维刚:创新机制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杨维刚说,要推进有利于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人口管理机制创新;推进人才服务乡村的激励机制创新;推进乡村人才的培育与服务机制创新;推进乡村创业的风险防控机制创新;推进工商资本下乡的引导机制创新;推进乡村人才工作的运行机制创新,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乡村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民建省委主委赖明勇:发挥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近年来,湖南省努力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强农行动,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运用,推动科技人员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加快农村农业信息化应用,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开展了超高产杂交水稻研发,实施了湘西科技开发、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中药材全产业链等专项,走出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湖南特色,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面临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问题,赖明勇建议,要聚焦乡村振兴,加大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投入,逐步建立健全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和风险投资为重要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要注重改革创新,优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加快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加强创新研发部署,抢占现代农业制高点,推动涉农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统筹基地建设,形成农业科技战略力量。要实施人才战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制度保障。

  民进省委主委潘碧灵:构建乡村振兴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强乡村文化教育治理,构建乡村振兴内生长效机制。

  潘碧灵表示,一是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乡村教育、文化治理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切实把党对乡村教育、文化的领导力落实到基层组织的工作目标之中;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形成推动文化、教育进步的合力。

  二是实施“城乡一体、以城带乡”战略,用城镇文教资源反哺乡村教育文化、支撑带动乡村文教发展。破除城乡双轨发展思维,在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管理评价等方面“一体化”上下功夫;破除城镇与乡村文化分割,在文化活动、资源利用、政务服务“一体化”上下功夫。

  三是推进乡村教育文化服务综合体建设,发挥文教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长远性作用。将条件成熟的乡村学校建设成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构筑学校和社区互动的教育文化综合服务体;利用乡土资源,开发乡土课程,塑造乡村教育特色,增强乡村文化自信。

  农工党省委主委张灼华:促进要素流动 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首次将“城乡融合发展”写入党的文件,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进入新时代。

  近年来,湖南省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点,农村社会经济呈现平稳发展的总体态势,农业现代化建设明显加快,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具体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经营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全面进步,农村面貌和环境持续改善;农村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一二三产融合趋势逐步呈现。

  城镇化取得明显成效,但“人的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等任务艰巨。针对推进湖南省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张灼华有不一样的见解。

  他谈到,要促进要素流动,改善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户籍制度改革,鼓励人才双向流动;加强科技投入,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要明确城乡产业功能定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和品牌化,培育农业企业载体,着力开发特色服务,形成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壮大多元经营主体,增添城乡融合发展新活力;探索三次产业融合新模式,提高城乡经济融合度。

  致公党省委副主委王国海:金融支撑乡村振兴

  近年来,湖南省农信社改制的进程进展顺利、法人治理架构初步形成,农村集体产权改革逐步深化,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配套基础环境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支撑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就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王国海如是说,要深化农信社体制机制改革——夯实金融支力。推动农信社省联社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支农支小监测和评价制度,督促农村信用社做深做精支农支小业务。

  要建立全方位资金回流机制——提高金融实力。留住本地资金,引入社会资金。

  要健全规范化供需传导体系——提升金融引力。建立土地专业评估机构和仲裁委员会,确保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畅通、价格评估合理、服务到位。

  要发展普惠型金融精准扶贫——增强金融动力。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健全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强化政府评估约束力。

  要构建高效率金融基础环境——形成金融合力。构建农村大数据分析平台;制定《湖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实施差异化、精细化分级指标和机制安排,并开展第三方评估,及时采取激励约束措施;推进乡村网点“智能化”改造,升级支付清算网络。

  九三学社省委主委张大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17年,湖南126个县市区(含管理区)全部启动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工作。2018年,中央和我省相继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探索垃圾治理模式的“六类投放法”和长沙县倡导易腐垃圾不进桶、不出户,引导村民源头减量、就地生态处理的经验,还被九三学社中央采纳写入《关于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的调研报告》上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重要批示……

  这些都是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绩。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我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还很不平衡,“补短板”任务艰巨。

  张大方提出,要加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布局调整。全面开展乡村调查,摸清底数,转变理念,调整方向;认真做好乡村规划设计,整治“空心房”,鼓励建设公寓式住宅。

  要开展乡村垃圾固废污染有效治理。构建绿色供应链,形成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固废治理体系;明确垃圾分类减量、收集、转运、处置相关标准、技术方法和路径,完善垃圾回收标准;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秸秆和厨余垃圾通过发酵制作有机肥改良土壤。

  要打造信息化立体智能环保监管体系,大力研发攻关并分批分区建立智能化网格式环保综合信息系统,破解农村面广人稀管控难到位的难题。

  省工商联主席张健: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

  民营企业是助推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张健指出,民营企业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带动者。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4.84万家,其中民企占99.5%;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02家,民企占99%;2017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910亿元,民企占97%以上。民营企业成为乡村生活富裕的重要贡献者。龙头企业直接安置就业31.4万人,发放劳动者报酬97.4亿元,就业人员年人均薪酬3.1万元,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率超过10%。民营企业成为乡村脱贫攻坚的重要帮扶者。5673个企业帮扶6570个贫困村,实施项目11391个,投资金额102亿元,帮扶贫困人口79.5万人。民营企业成为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建设者。民企积极响应省委统战部三年创建500个以上同心美丽乡村的号召,踊跃参与同心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活动。

  张健表示,要以科技创新打造乡村振兴为强力引擎,切实破解“人钱地”瓶颈制约,筑牢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完善政策规划体系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

  无党派人士代表鄢福初: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近年来,湖南省乡村振兴工作卓有成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同时,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重视。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乡风文明建设中,把家风建设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积极推动村规民约落到实处,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鄢福初说。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刘容

编辑:廖浩宇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12/14/479402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