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者在项目】从“制造”到“智造” 湘潭“智造谷”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陈宗昊 编辑:李丽 2018-12-18 19:56:44
时刻新闻
—分享—

湘潭,是中国中部崛起之腹地,承东启西之要冲。

  红网时刻记者 潘锦 陈宗昊 湘潭 报道

  【编者按】湖南2018年省直新闻单位“记者在项目”暨“产业项目建设年”集中采访活动启动后,红网编辑记者们奔赴各地重点企业(园区)挂职跟班,把笔墨、话筒、镜头对准项目建设现场,讲好项目建设精彩故事。

  伟人故里,湖南湘潭。泛珠三角经济区,是中国中部崛起之腹地,承东启西之要冲。

曾几何时,湘潭产业发展以传统重工业和资源型工业为主。

  曾几何时,湘潭产业发展以传统重工业和资源型工业为主,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太突出,存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不足,本土孵化企业偏少等问题。

  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整体背景下,如何有效占据智能制造产业的核心技术高地,与长沙“麓谷”、株洲“动力谷”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这是摆在湘潭面前的一道难题。

  打造“智造谷”,加速由“制造”向“智造”转变。近年来,湘潭立足“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产业发展潜力,释放产业发展活力,引爆产业发展动力。

  以机器人产业为先锋构筑智慧之城

  “在无人区作业,在流水线上不知疲倦地工作,这些常人看来难度不小的工作,智能机器人都可以轻松完成。”12月15日,在千智机器人公司,市场部经理李永江反复演示特种机器人。在他的指令下,两台形似小坦克的机器人在试验场里灵活地爬陡坡、越水池、穿沙场,同步进退,最后按规定线路回到原点。

  李永江说,他们已经研发了11种适用于不同行业的特种机器人,获得了20多项专利。有的居国内领先水平,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年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

  2014年,国务院批复长沙、株洲、湘潭3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潭高新区被赋予了“智造谷”核心示范区的重要角色。扛起“大国重器”的责任和使命,千智机器人等一大批代表中国制造领先水平的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在这里涌现,成为实现转型升级的“湘潭高新”方案。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说:“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领军企业,入驻湘潭最重要的还是双方理念的高度契合。湘潭不仅仅是引进一个项目,而是引进一个产业,有着一起来做大做强的诚意和实力。”

  湘潭高新区以机器人产业为先锋,引领构筑起一座智慧之城,把科研梦想变为生活日常。一个千亿级的龙头产业在这里点亮,众多产业链企业将共同打造一个集研发、制造、金融、旅游、生活五位一体的生态型机器人特色小镇。

  2018年,湘潭高新区纳入湖南省“5个100”的12个项目年计划投资16.5亿元,1至10月共完成投资13.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3.6%。

  “我们作为世界一流的通信射频技术的拥有者,7项核心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打破了这个产业的国际封锁。”湖南时变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耿烨说,公司把最大的5G射频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和芯片的生产制造线放在湘潭,是一个优中选优的过程。

  让刘耿烨印象深刻的是,从企业注册到选址、装修,短短两个月时间,公司就顺利进场开工,真正体会到了“湘潭高新”的效率。

  随着时变通讯、清华紫光、中星微电子等大批高精尖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湘潭高新区芯片产业园发展蓝图已初显雏形。

  以“院士经济”为引领打造科技新城

湘潭打造“智造谷”,加速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目前, 湘潭高新区集聚了近千家企业,重点围绕智能技术研发、能源装备、新材料、现代服务业、3D打印与大数据等产业,着力打造“智造谷”的核心。

  “智造谷”的建设离不开创新平台的支持。2015年,湘潭高新区创立了中南地区首个由院士主导的产业园,吸引了6名“两院”院士设立院士工作站,引进研发和产业化项目12个,60余位科技领军人物接踵而至。

  “院士经济”不断升温 。2018年以来,湘潭高新区实施重点产业项目26个,新松机器人产业园一期项目进入基础施工;时变通讯5G雷达项目、高端特种电磁线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大面积硅漂移探测器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实现竣工投产;华菱线缆轨道交通用三防中低压电缆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实现批量生产。

  “500强”企业中,阿里巴巴项目征拆完成,京东电商产业园开业,首期入驻70多家企业,同济堂共享医院项目洽谈抓紧进行。卢秉恒、李建良、黄诗亨、王元勋等科技创新人才专家的项目均已落户并竣工。

  “湘潭,它本身的制造业是非常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说,加上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湘潭在制造业方面的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坦言:“新一代的芯片、新的产业能够与湘潭高新区的产业发展相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

  经过3年多的发展,“院士工作站”量子聚能供氧材料项目填补了国内甲醛分解材料领域空白,多肽药物研发中心项目填补了国内多肽靶向技术空白,单克隆抗体项目填补了亚洲区域空白,石墨烯超级电容项目将大幅缩短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依托院士创新产业园,湘潭高新区正逐步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以“一站式”服务为抓手 搭建创新创业高地

  “我们风力发电产品的市场遍布全球,能在湘潭成长为一个产业链闭环的核心,源自于这座工业重镇、军工之城60多年的积淀和传承。”湘电风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龙辛说,20多所高职院校,40万技能型产业工人,是我们扎根于湘潭的土壤。

湘潭40多万技能型产业工人,是企业扎根的土壤。

  近年来,湘潭高新区集聚高端人才,专注高端技术,形成了独有的“高”“新”特质,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加现代服务业为主的“3+1”产业蓝图已经绘就,百亿产业基金的强力助推,让湘潭“智造谷”成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高地;搭建“一站式”工作体系,“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贯穿每一个合作细节。

  京东云华中大区总经理李永明说:“我们在选择园区的时候,不仅仅看重服务团队对单个企业的服务能力,更看重服务体系是否匹配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否是一个能够陪伴我们高速成长的合作伙伴。”

  产业发展,服务先行。除了湘潭高新区,“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在湘潭经开区也同样深入人心。

  2017年6月,湘潭经开区获批湖南省首个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园区,并在全省园区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围绕“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效率最高、审批服务最优”的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闭环”审批;一枚公章,“精准”审批。2018年以来,园区共受理办结“最多跑一次”事项13.09万件,办结率达99.8%以上。

  通过改革,湘潭经开区的招商引资环境大幅优化,园区的项目建设不断提速。截至2018年9月,园区新签约项目18个,合同引资238.15亿元。桑顿新能源三期、克康湘潭基地、京西重工、延锋安道拓、高性能纳米绝热复合材料生产基地等21个项目建成投产,园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80亿元。

  多年高新技术产业积淀,多年优质服务经验积累,湘潭将发展梦想根植于产业沃土,以实践拥抱新时代,和所有怀揣梦想的人一路同心,共启智能制造新时代的无限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陈宗昊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12/18/479601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