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在这个激情火热的深冬时节,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号角又一次擂响了出发的战鼓,日子踩着年尾疯长,处处可见守望春天的节拍。今时,商贾打开账本算计一年的收支,农人打开粮仓手捧一年的稻粒,学校的孩子们翻动着复习的课表,置于更大范围看,及至国运民生、政声民心,都呈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里,国家欢腾,人民欢腾,因为拼搏,因为奋斗,因为国之昌盛!
英国思想家罗素曾说,提到过去,每个时代都承认它是事实,提到当前,每个时代都否认它是事实。它所揭示的是历史与现实的认知冲突,但它显然绕开了历史和现实之间的情感性存在,这其中既有执政者的为政梦想,也有普罗大众的民心所向,在它们之间,楔入至上的人民利益,便能激荡出绚丽的时代画卷。
于此,伫立在过去和当下之间,中央、湖南经济工作会议在即,我们重翻2017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打开今年年初湖南主政者为7300万三湘人民勾勒出的画卷。我们希冀从这幅即将完成的时代画卷中,既能领略“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风采,也能从工笔画的功力中,摸寻出前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情感性存在”——为政梦想与民心所向。所以,我们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2018年工作重点为蓝本,选择实体经济、创新引领、关键领域改革、开放崛起、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等方面内容进行年终盘点,既为细数丰收,也为观照未来。
热眼螃观l湖南产业项目年“产出”几何
一一建功新时代之“实体经济篇”
实体经济乃国民经济之命脉,虚拟经济之基础,社会稳定之源头,落实中央“六稳”要求之首要。
唯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唯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确保“六稳”之“稳就业”这个首要的“稳定器”。
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湖南省2016年、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实体经济”成为顶层设计的关键词,从战略上明确其价值指向。
那么,在方法论层面如何发展“实体经济”?
企业、产业,无疑是实体经济的根与魂。抓产业项目建设年,就是抓实体经济的振兴年。湖南的2018,无疑就是一个落在实处的项目推进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为指引,湖南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五项举措: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持续推动转型升级、依托园区集聚和培育骨干企业、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
其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成为绝对的重头戏,也是湖南在2018年推进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产业项目的年度观察,或能对湖南实体经济进行全面扫描。
在2017年两会之前,也就是2017年12月4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首次提出了在2018年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的工作思路,在随后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上,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抓经济关键是抓产业、抓项目,明年要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引导全省各级千方百计谋产业、抓产业”。
湖南的坚守:产业兴、则经济兴、项目强,则实体强
产业兴、则经济兴,项目强,则实体强。产业项目建设,成为湖南发展实体经济的路径依赖,也是衡量湖南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产业项目如何建?
在年初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思路其实已经基本成型——围绕“突出战略性、突出规模性、突出创新性、突出平衡性、突出可实施性”原则,在重点产业建设项目、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大产品创新项目、重点引进500强企业、重点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筛选出“五个一百”重大产业项目。按照湖南发改委负责人的说法,这个“一百”只是个形象说法,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取得更好成效。
(青山环绕的巴陵石化。图/彭展)
2017年2月,由省发改委牵头,经相关厅局和专家组讨论起草的《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总体方案》,正式明确了总体思路,思路中有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智能制造、新兴优势产业链、“五个100”、强链补链行动等抓手。
部署有了,思路有了,关键还要看落实。为保障产业项目建设年顺利推进实施,湖南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省产业项目建设年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委书记、省长任总召集人,常务副省长、分管工业副省长任第二、第三召集人,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各市州根据实际也相应成立协调推进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的领导。同时明确责任主体,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将全省产业项目建设年推进情况纳入省政府督查计划及全省绩效考核范畴,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督查、全年一考核”。
湖南的收获:产业项目建设年的“速度与激情”
“产业项目建设年”的号角声声激荡,催动着三湘大地掀起了新一轮谋产业、抓产业,建链、补链、强链的高质量发展征程。各地一批重点建设、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开局就非常喜人,根据统计数据,在方案出台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重大产业建设项目、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共新开工108个,占年计划新开工项目的78.8%,共完成投资239.2亿元,占年计划的19.8%;引进500强企业新签约产业项目15个,占年计划13.4%;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签约并到岗39人,占年计划的34.8%。
截至今年11月底,湖南引进“三个500强”项目170个,让世界500强企业在湘落户的总数达到172家。
图为湖南沃特玛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产业项目建设上演“速度与激情”,这直接反映在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上: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位居全国第12位;头七月引进的“三类五百强”项目105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这意味着在上半年就完成了“年内引进500强项目100个以上、总投资规模1000亿以上”的年度目标;不仅在体量上成绩亮眼,在质量上同样“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其中航空航天技术、高技术服务领域的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6.7%和12.2%,同时,有7项目入选工信部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株洲·中国动力谷工作人员正在为媒体记者介绍科研产品。
到今年10月,捷报再次传来。在10月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负责人通报“100个重大产品创新”进展,今年前三季度,单是11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已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利润14.7亿元、税收4.9亿元。精心遴选110个产品创新项目,涵盖工业产品项目90项、农业产品项目13项、服务业产品项目7项,计划总投资约310亿元。根据该负责人的预计,通过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建设,今年将推动全省规模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7800亿元,推动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壮大。由此可以想见,“五个100”抓手,将为湖南全年的经济发展成绩单增色不少,也为湖南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改善产业结构、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打造优势产业链,做出重要贡献。
湖南的法宝:“加减乘除”的政策智慧
由湖南产业项目建设及至湖南实体经济的发展,2018年亮眼成绩背后,既离不开中央和湖南在顶层设计层面的思路安排,也离不开湖南主政者在制度安排、政策设计等层面的积极作为。具体来说,是打好了政策的“组合拳”,用“加减乘除”的政策智慧,为湖南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与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共同研发的无人驾驶旅游观光车。
加:为企业输血+造血。
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企业尤其是生产制造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适时的资金扶植、政策支持有助于企业渡过难关。自湖南提出发展实体经济以来,先后发布多项举措扶持实体经济企业,给予企业资金、政策支持。比如今年4月20日,省政府印发《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湘十六条”),支持“一带一路”重大项目。
减:把为企业减负进行到底。
自2016年起,湖南每年都出台降低企业成本的实施方案,今年9月30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方案》,从降低税费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融资成本、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用能用地成本、降低物流成本等8个方面,为企业降本减负。
乘:发挥政策的乘数效应。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词汇叫“乘数效应”,它所描述的是,经济活动中某一宏观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通常是对某一政策对经济影响的描述,比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湖南的实体经济发展中,通过包括“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产业项目建设年”部署、“产业园区建设”方案等公共政策设计,充分示范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因子的力量,展现出看得见的“乘数效应”。
除:删繁就简,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通过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湖南自去年开始,集中研究制定出台相关行动导则,提出了优化审批环境、优化成本环境、优化法治环境、优化信用环境、优化创新环境、优化服务环境、优化通关环境等7大任务、88条措施。在今年,进一步研究建立湖南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原生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之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作用,决定了实体经济在未来发展中的角色价值。2019年,湖南的实体经济发展,当继续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在深化供给侧改革、推进创新驱动等方面积极作为,为湖南推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提供更生动的实践样本。红网特约作者 观潮的螃蟹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