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响应区委区政府努力建设富强时尚幸福新芦淞的号召,芦淞教育人一直在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芦淞教育人通过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在全市教育系统树立了芦淞教育老品牌,近年来更是在改革创新、惠民举措、解决入学难等方面频现亮点,多项工作领航株洲,全面展示了芦淞教育新形象。
红网时刻株洲12月28日讯(记者 曹缇 通讯员 吴育珍)她有着一位骨干教师美好的心灵,辅导学生的时间超过了陪伴亲人的时间,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她爱校如家,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辅导学生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家长的赞誉,获得了学生的喜欢与信服。她就是株洲市七中教师王碧纯,从事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28载,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
再苦再累也要对学生负责
2012年,王碧纯从一所农村学校来到株洲市七中,刚进来,她就带了全校的重点班级。“当时面临的压力很大,家长质疑农村老师能教好自己的孩子吗?”王碧纯苦笑说:“有的家长甚至要求学校换老师。”
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对学生们的未来负责,王碧纯逐一联系了各位学生家长,将自己在农村多年的教书经历讲给家长们听:给留守儿童做饭,课余时间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带领学生去户外参加集体活动,学生遇到难题时上门为他们解答……王碧纯的种种事迹,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家长们决定先看看她的教学成效。
“进班早、下班晚,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加精心”,是王碧纯工作的常态。她每天晚上守在学校,晚自习后总会到寝室看看,才放心回家。一个学期下来,王碧纯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她所带的班级共有48个学生,其中有39个取得“A”,9个取得“B”的好成绩。
来到株洲市七中的第二届,有很多家长主动来找王碧纯,想把孩子送到她的班上。对于这些,王碧纯感慨万千:“看到学生成长,我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的付出有效果,帮助了别人的人生,做了有价值的事,再累也是值得的。”
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为孩子的一生奠基。”这是王碧纯的人生信条。从教多年,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担任班主任,手把手教学生学会管理,规范自我。
“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王碧纯告诉学生,要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她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为此,她特意开展了主题班会《养成好习惯》。她还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了很多量化的细则,这样方便管理和考核,也让所有的学生有了规范自我的依据。
王碧纯还有自己的一套循序渐进教学方式。她认为,初一年纪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到了初二年纪,因材施教,以一对一谈心交流为多,找到学生犯错的原因,了解他的家庭背景,把思想打通。初三年纪就应该培养学生树立理想目标,让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前进。
作为班主任,王碧纯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好做细致。她教的班级,学生能力强,热情高,敢于创新。比如151班在初二时,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团结友善习惯等,在学校已出类拔萃。她现在带的183班,已对学生从整体到个人,做了细致周全的习惯养成教育,还不到一年的时间,班级学生既文明又活泼,还求上进,整个课堂焕发出出勃勃生机。
用放大镜看优点
调进株洲市七中,王碧纯就被其中浓浓的课改氛围感染了,她下定决心要勇作课改的“排头兵”。对于她来说,一节公开课写百页手稿是常事,经过一遍又一遍的磨课,一轮又一轮的创新,随便抽出其中一节课,她都可以讲出彩,也很快成为了学校的课改之星。
近三年来,王碧纯先后带了好几位“徒弟”,刚来校工作的语文老师杨琴就是她的徒弟之一。王碧纯和杨琴每学期相互听课评课30多节,两个人都提高得很快。现在杨琴已是初三语文备课组长,成为了学校的骨干力量。
“我爱上语文,到担任语文老师,是受到我的老师影响。”王碧纯介绍,她的老师拿着她的作文在全班当做范文来读,并对其进行赏析,这让她将写作思路进一步理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也鼓舞了她的信心,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春风化雨关爱莘莘学子,下自成蹊享受教育人生是我的理想,教育的真谛在于爱,要用放大镜来看学生的优点。”
来源:红网
作者:曹缇 吴育珍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