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准扶贫,民营企业家在行动丨果秀公司:坪西村里的甜蜜事业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编辑:向宏鑫 2019-01-26 12:04:0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当前,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已经不容忽视,在为企业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的时候,民营企业也开始逐渐回馈社会,尽社会责任。近年来,省工商联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湖南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积极投入脱贫攻坚事业。特别是今年以来,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立足脱贫攻坚长效,采取有效措施激发民营企业积极性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用企业的力量带动贫困村、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他们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扶贫新势力”。

  近日,为了集中宣传报道在“万企帮万村”中作出突出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民营企业,红网记者辗转数千公里,深入湖南扶贫一线,聆听民营企业家扶贫的“声音”。为此,红网近期将连续推出《精准扶贫,民营企业家在行动》系列报道,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扶贫故事。

坪西村的村民们正在为基地种植的果树修枝。

果秀公司的生产车间。

  相关报道:精准扶贫,民营企业家在行动丨浏阳河的使命就是为扶贫而来

  红网记者 陈宗昊 永州报道

  虽然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凡超不是永州经开区仁湾街道坪西村人,但村里大部分人都认识他,因为他和果秀公司正与坪西村的村民们一起从事一项“甜蜜的事业”。

  “我如今是沈总的雇员。”今年67岁的廖在华老人告诉记者,自从2013年果秀公司在坪西村建立基地以来,他和村里的留守老人们便告别了平时打牌带孙子的生活,“家里五十多亩荒山通过土地流转租给公司,每年可以获得五千多元租金,自己还进了公司就业,每个月可以拿两三千块钱。”2016年,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廖在华一家正式脱贫,人均收入达到六千多元。在果秀公司的帮助下,全村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已经有47户脱贫。

  “以前年轻人外出务工后,五六十岁的人只能在家闲着。”坪西村目前共有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98人,村党支部书记张伍定说,现在村里像廖在华这样常年在果秀公司就业的员工共有56人,“赶上采摘旺季,人数差不多翻一番。”

  “2013年,在上级政府牵线搭桥下,果秀公司到村里考察后,决定建立生产基地。”张伍定还记得,果秀公司第一件事便是组织村支两委成员到祁阳、冷水滩的其他基地参观,“看到人家做得那么好,我们心里有底了,动员村民将荒山流转租给公司建立基地的积极性也高了起来。”

  坪西村基地约有柑桔2200亩,包括兴津优系、纽荷尔新系脐橙等优良品种。村民们还记得,这些被集中开发的山头过去大多都是荒山——“或者有一些以前种下的油茶树,但是由于缺乏劳动力维护,里面的灌木杂草多得根本没法进去采摘茶籽。”如今,包括廖在华在内的很多被雇佣的村民,基本上担负了基地果园的除草、剪枝、追肥等工作,“这样的劳动强度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能够承受的。”

  除此以外,这些年来,在果秀公司的支持下,先后投入120万元修建了7公里硬化公路,整修了5口山塘,打了15口机井,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全面改善,张伍定算了一笔账,五年来仅土地流转租金便有200多万进到村民的口袋,更不用说村民的劳务收入,“采摘期以及追肥等劳动量大的时候,村民会得到一定数额的加班费。”

  但是沈凡超认为这些仅仅只是开始。

  “作为食品企业来说,从源头把握原材料质量是必须的,所以要打造高品质的原料基地。但我们更希望同时能为村民提供增收、致富的平台。”沈凡超说,首先能在劳务收入上帮村民增收。

  “过去除了在家带带孙子,平时无所事事,经济上主要靠孩子支持。但是这几年在基地上班,感觉自己又能挣钱了,身体和心情都好了起来。”今年64岁的郭银娥每个月能拿两千多块钱,“能多一份稳定收入,又没有耽误家里的事,自己在晚辈面前腰杆子更硬气。”

  但是,在沈凡超的计划里,劳务收入只是增收来源之一。他介绍,从基地建立之初,果秀公司便无偿向村民提供果树苗,“只要你愿意种,我就送,不仅送种苗,还免费培训技术,免费上门帮他们嫁接果树。”

  唐小英和郭银娥同在果秀公司上班,她家种植的柑桔树已经挂果,“我一尝,跟公司的桔子一样甜,原来还想着光自己家吃吃就算了,现在巴不得多种一些,好出售给公司。”

  桔子熟了这点甜头还不算什么,因为果秀公司根据基地条件,成规模种植了杨梅、李子等水果品种。

  “村子距离永州市区20多公里,地理条件让我们有信心将产业链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延伸,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让全体村民享受更多发展红利。”沈凡超说,他相信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坪西村与外界的联系增多,“村民的眼界肯定不限于永州市、湖南省。”

  2018年10月,果秀公司带着一批来自德国的客户到坪西村基地拍摄视频,“好多村民告诉我,说这是他们这辈子头回见外国人。”沈凡超说,他坚信今后的日子里,坪西村村民还有若干个“第一次”纪录被刷新。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9/01/26/481809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