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月27日讯(记者 潘锦)一条“委员通道”诠释开放办会,热议健康扶贫彰显民本情怀。1月26日,潇湘华天大酒店,6位省政协委员集体亮相“委员通道“,畅谈他们对健康扶贫的理解与担当。
说到就医问题,“看病难”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热词。近年来,随着我国医改进入纵深化,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医疗等举措落地铺开,缓解老百姓“看病难”成效显著。但“看病难”并没有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屡见不鲜,健康扶贫任重道远。
在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看来,“看病难”产生的原因除了我们常常强调的医疗资源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薄弱、看病流程繁琐复杂之外,也与群众传统的“面子”观念、固有的“弱势”理解、普遍的“医盲”现象息息相关。
“健康扶贫需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解决机制和流程的‘硬伤’。”向华说,但也需要重视和关注人们就医观念的引导和重树,解决认识和习惯的“内伤”。
湖南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副主任、湖南电大党委书记陈建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在他看来包括健康在内的所有社会问题,追根溯源都是教育问题。健康扶贫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贫困地区的医疗建设,提高医疗水平;二是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树立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建议,健康扶贫要根据基层的具体情况,构建三级医疗体系,解决最基本、最普通、最常见的病,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各级政府对医疗投入提高,各地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优质医疗资源还是相对匮乏。“健康扶贫最核心是要解决基层医生和医疗的问题。”
湖南省政协委员、娄底民生医院院长姜浩文对此深有感触。他在基层从事医疗卫生工作28年,看到过很多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家庭。他说,一些中低收入家庭可能因为一场疾病就变得贫困,作为医务人员要有一颗慈悲的心,才能做好医疗工作。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医疗回归本源,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医疗服务。
“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实,是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省政协委员、湖南优冠体育科技公司董事长钟高明说,健康湖南全面落实需要时间,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建议从校园开始,从幼儿抓起,提倡全民健身、全民锻炼,助力健康扶贫。
在省政协委员、长沙生殖医院院长刘习明看来,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人生病,那整个家庭都会受到影响。只有家庭成员健康,家庭才有希望,事业才有成就。健康扶贫要着重解决人才问题,建议开办县级卫生学校,为乡镇、村落培养医疗工作者,让他们在县级卫生学校里面成长为全科医生。人才问题解决了,健康扶贫才有保障。
近年来,湖南坚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条路径”,通过纵向帮扶、上下联动和横向优势互补,积极打造服务、利益、管理和责任“四个共同体”,构建了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