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已经不容忽视,在为企业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民营企业开始逐渐回馈社会,尽社会责任。近年来,湖南省工商联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湖南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积极投入脱贫攻坚事业。特别是今年以来,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立足脱贫攻坚长效,采取有效措施激发民营企业积极性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用企业的力量带动贫困村、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他们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扶贫新势力”。
近日,为了集中宣传报道在“万企帮万村”中作出突出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民营企业,红网记者辗转数千公里,深入湖南扶贫一线,聆听民营企业家扶贫的“声音”。为此,红网连续推出《精准扶贫,民营企业家在行动》系列报道,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扶贫故事。
红网时刻记者 汪衡 湘西报道
湖南省湘西花垣县双龙镇的桃花村,位于海拔800米的高地,四面环山。古时因盛开桃花和樱桃花而得名。然而美丽的传说,却未能改变苗寨贫困的命运。由于山多地少,世代以种水稻、玉米为生,且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桃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2017年5月,湖南达嘉维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嘉维康”)积极响应省委“万企帮万村”助力脱贫攻坚的号召,结对进行桃花村全面帮扶后,桃花村的沉寂被打破了,春风吹暖了热土,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年8月,达嘉维康董事长王毅清就带领由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组成的扶贫专家团连续三天驻村调研。详细考察了桃花村气候海拔、土质水文、物种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并绘制一张涵盖多种产业的“可持续脱贫蓝图”,桃花村经济社会发展由无序生长进入按规划前进的“读图时代”。读图的一个关键要素即是“药果套种”产业。
“选取天冬、黄精等药材和樱桃、黄桃等水果进行套种,充分地利用了土地和空间。”记者见到达嘉维康党委书记胡胜利时,她正在桃花村的“药果套种”基地与当地村民交谈。
“天冬和黄精这两种药材的附加值很高,可产生长远的经济效益。”胡胜利介绍说,作为一家医药企业,他们目前有3个正在研发的医药需要用到天冬和黄精等中药材原料。
目前,天冬、黄精种植基地318亩套种玛瑙红樱桃、锦绣黄桃、脆红李等果木种苗1.3万株的“药果套种”基地已经建起来了,后续如何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呢?
胡胜利自信地告诉记者,达嘉维康公司立足于其分公司数量多、会员企业覆盖面广、非公企业动员能力强的市场优势,将桃花村的“药果套种”基地定位为公司中成药产业链的原料供应端,发展订单农业,探索“农户+基地+合作社+达嘉维康公司”的产业共建新路子,用强劲的市场掌控力为桃花村脱贫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以后我们还要在桃花村建设药材原材料加工厂,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药材基地全部建设到位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和桃花村村民一样,对于村里未来的发展,胡胜利信心满满。
今年72岁的贫困户石家章便是受益者之一。在他记忆里,单是去年,来自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的药果种植专家,就先后四次入村进行系统的药果技术培训,手把手地教大家。习得技术后,如今他已经成为村里药材基地固定员工。
石家章向记者炫耀了一下他如今的收入:每个月固定收入就有1000多元,他家还种了13亩“药果套种”的地,“现在对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谈起之前他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是打临工和种植玉米,收入不仅不稳定,而且还很低,遇到不景气的时候,“一年也就几千块钱”。
随着“药果套种”基地的不断发展,桃花村第一书记宋泽松介绍,如今像石家章这样回家做事的人越来越多了,“以前,除了过年,平常时候60岁以上的老人都算桃花村的‘年轻人’。现在三四十岁以下的年轻小伙子,满村都能见到了。”他说,冬季虽然不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却绽放着乡亲们桃花般的笑脸。
除了“药果套种”外,去年5月,在达嘉维康公司帮助下,桃花村建成日产纯粮包谷酒150斤的村办企业桃花酒坊。今年38岁的龙云茂,本是桃花村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初中毕业后就去了浙江打工,如今他加入酒坊,并逐步成长为酒坊负责人。实现了贫困党员到技术能手、产业带头人、优秀村干部的三级跨越。
“药果套种主导,菜酒烟茶旅全面发展”,桃花村脱贫产业发展布局已基本形成。对于桃花村的未来,胡胜利描绘到,下一步,将加快推进苗寨文化体验园、苗族风情乡村旅游体验园项目建设;在“药果套种”产业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再发展“药果套种”产业二期工程200亩,其中,熟土连片栽培天冬150亩,林下栽培黄精50亩,套种果木苗1.4万株。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