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长沙报道
“3个石坝区、2座大桥、枯水季节的12个浅滩……辖区57公里航道,这些数据都是要时刻关注……”
轻依椅背,张光军聊起航道工作,语速飞快,滔滔不绝,兴奋与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从16岁到59岁,张光军在“水”字上下功夫。当过船员,管理过数千人的航运公司,也担任过仅有几名党员的基层党支部书记,2016年,临近退休,57岁的张光军,仍然挑起了长沙航道管理局湘阴航道处支部书记兼处长的担子。
43年水运工作时间表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不行 让老张来”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对一行了然于心。
湘阴航道管理处只有职工10人,但辖区航道57公里,常年设标近90座,是湖南省管辖范围最长、任务最重、航道等级最高的基层航道处。
由于辖区航道通行任务繁忙、船舶数量多,常规巡航时间间隔最长不超过2天,每月还需至少安排两次夜航,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虽有腰疾,巡查船上总能看到顶着一头银发的张光军忙前忙后。所到之处,凭着一本“水上经”,做好正确决策工作。
其实,1998年,只干过船员工作的张光军,来航道局还是个“外行”。如今,张光军早已成为长沙航道局里水运工作的行家里手。
从老张行不行?变成了,不行,让老张来!
“水上工作,就是要做到时刻心里有数。要及时调整浅滩航段航宽标位,确保‘运输生命线’的通畅。”张光军介绍,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需增加巡航次数,洪枯两季,几乎天天巡查,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2017年6月,湘江流域遭遇超历史特大洪水,做好抗洪抢险,保标护标,张光军和同事每天巡航归来已是深夜。11月,湘江又遭遇了历史特枯水位,还没来得及大喘气,“战枯保畅”全面打响,又是日夜坚守。
“像刚刚洗了澡一样”
“按道理”是数着手指头退休,张光军却总想着“折腾”。
一体式灯器、干电池、手套……不同的航道器材,分类别地摆放在蓝色货架上,干净明了。这是张光军一手打造的湘阴航道处仓库。
“一年之前,这个仓库是踏不进脚的。”粗壮的标链对放在中间,各种航道器材随意堆放,要找一个器材,可能要耗费半个多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看到这种情况,2018年5月,一个计划在他心底生起。“能不能把器材精细化管理,分门别类摆放好。”
说干就干。从前期货架的制作,器材的摆放,到标示牌的设计,张光军拿出了一套自己方案。
只要不出航巡查,老张便都耗在了仓库里面航标器材整理上。2018年6月的一天,同事任其武也来到机舱,看到张光军一个人在默默清理仓库。“他全身都湿透了,一看像刚刚洗了澡一样。”
10月份,一个全新的仓库,出现在了湘阴航道处。而仓库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经验已经向长沙航道管理局、湖南省航道系统推广。
“他真的是一个认真的人”
2019年1月22日,雨,寒风凛冽。
走在室外人都冷得直打哆嗦,最低气温降到了0℃。早上8点,长沙航道管理局湘阴航道管理处,张光军又是第一个到达处里的人。
凡事干在第一个,已经成为张光军的一种习惯。
冰天雪地,他第一个拿起铲子在码头铲雪除冰,进船舱发车升温,确保机器设备在严寒天气能正常运转。站房水管破裂,他毫不犹豫地爬上高墙修复。
老张的“标签”有很多,“第一个”只是其中之一。“党员笔记本上记录着万余字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写出的字像打印出来的一样。”“活到老学到老,善于学习新鲜事物,现代化设备,他都使用得很顺手。”“对待工作,凡事都亲力亲为”……
认识老张20年,湘阴处汤阳春细数着每一个相处的细节。“他真的是一个认真的人。”
“你就是把家当成旅馆”
张光军在家里是出了名的“坐不住”。
2018年,从元月1日到12月31日,365天,张光军总共只休息了3天。
2017年10月,张光军80多岁的老父亲因摔跤骨股头断裂住进了医院,手术出院后因老人年岁已高,有一个相当漫长的恢复过程。张光军因为工作繁忙抽不开身,照顾父亲担子主要落在了姐妹身上。
一颗心都扑在了航道上,因此,老伴易凤兰经常笑骂,“你就是把家当成旅馆和饭店。”虽有抱怨,但每次回家,桌子上总摆放着热腾腾的饭菜。
“这让我心里很愧疚,要保住这57公里航道平平安安,没有责任心,河里会出安全事故。在家里就呆不住,在单位心安一些。”无论是刮风、下雨、下雪,张光军总会在单位坚守。
像家一样经营着航道,张光军获得多方肯定。近年来,张光军先后荣获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厅直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水运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十佳航道养护工”等荣誉。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