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区良田镇廖家湾钢琴课堂。
红网时刻郴州3月8日讯(记者 朱丽萍)不花一分钱,免费上了三年钢琴课,对于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廖家湾小学六年级学生黄雯静来说,这样的童年“有声有色”。但,同时也有点“小忧伤”,因为今年小学毕业的她,即将要告别专属廖家湾小学生的艺术课堂。
古筝课堂。
三年来,苏仙区廖家湾小学每周三下午4点的艺术课是学生们的最期盼的欢乐时光,每当这个时候会有一群可爱的艺术课老师们从郴州市区赶来教授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新华支教志愿者联盟在苏仙区良田镇廖家湾学校举行开课仪式。
3月6日下午,新华支教志愿者联盟走进苏仙区良田镇廖家湾学校,正式开启2019年支教模式。“大家将来不一定能成为钢琴家、音乐家,但是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了美、鉴赏了美、表达了美,你们今后也将成为内心有美的人。”教学启动仪式上,新华公益支教活动发起人、湘南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周新华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加入艺术兴趣班。
新华公益支教活动发起人、湘南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周新华。
“廖家湾这个地方是比较偏的山区,刚来这个学校的时候破破烂烂,但是现在已经焕然一新了。”周新华看着日新月异的校舍感慨道。
2016年,周新华从他的学生——廖家湾小学教师李敏敏口中了解到廖家湾小学的教学环境比较落后,农村音乐教育极度匮乏,而教育扶贫正好是他内心深处一直想做而未做的事。同年4月,周新华带了十多位志愿者和3大卡车的乐器设备及桌椅等办公用品浩浩荡荡来到廖家湾学校,迅速开启了口风琴、声乐、合唱、古筝、架子鼓、二胡、美术、舞蹈、电子琴等课程。
二胡课堂。
周新华从教几十年来,德高望重,学生多、资源多、号召力强,因此吸引聚拢了一批由湘南学院音乐学院师生和郴州各界艺术专业人士组成的铁杆支教志愿团队。周新华表示,在这个2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里,最值得骄傲是有最小年纪的在校大学生,也有近70岁的老同志。
“三年来,我们的志愿者们每周都是自费开车来去70多公里,没有任何补贴,也没有任何怨言。我们就是要真正沉下心来,精准开展教育扶贫,用我们音乐人的坚守,持续地带领学生感受艺术、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周新华说。
钢琴课堂。
钢琴专业毕业的80后小伙邓凯龄算是支教团队的“元老”,从一而终,从未落下。“社会培养了我,我也想以自己的方式去回馈社会。人生太短暂了,要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三年来,邓凯龄除了教钢琴课,还主动担任“司机”一职,负责接送往返的支教志愿者,路程累计2400公里。在邓凯龄看来,支教本身也是自我学习,在基层教学过程中能让自己的音乐教育之路走得更扎实稳健。对于来回行程80多分钟,从不觉枯燥,一边开车一边听钢琴曲,可以尽情享受纯粹的音乐时光。
六年级学生赵淑琴是钢琴班的“老生”,她也以老带新帮助新生识谱。
“教我们钢琴的邓凯龄老师上课很帅、很温柔、有耐心,他教了我们三年,很舍不得老师,希望一直能来学校上邓老师的课。”黄雯静乐依依不舍地说。
最特别的教室是合唱室,除了外搭的雨棚,三面均无墙壁。“冬天上课的时候,老师们常冷得掉鼻涕!”周新华笑着说,同学们早已习惯这样的天气,对于孩子来说,能跟着老师学唱歌便是欢乐的,幸福的。
在合唱班,湘南幼专音乐系主任邓艺君给学生上课。
湘南幼专音乐系主任邓艺君是合唱班的老师,新学期开课第一天,她特意带了一小包糖果,对上课认真、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奖励,一年来,她的课堂人数最多,深受孩子喜爱。“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孩子们高水准的唱腔,而是要通过音乐课堂美化心灵,提高他们的艺术品质和艺术修养。”邓艺君表示,参与农村支教扶贫,也是一种教学调研,与她现在主要研究的课题小学音乐教育相辅相成。
口风琴课堂。
“这对我们来说是天上掉黄金的好事!”廖家湾小学副校长黄早军表示,艺术课堂进驻校园后,全校师生面貌都发生了大转变,不少老师们也与学生一起培养兴趣,与孩子共同成长,变得更有朝气和更有自信。
美术课堂。
“这条支教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周新华坚定地说,当他老了,走不动了,儿子周戈会继续,他相信正能量会传递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加入教育扶贫的队伍中来。
来源:红网
作者:朱丽萍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