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访谈丨将好文章书写在大地上 代表委员共话乡村振兴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王诗颖 刘璇 张兴莎 编辑:李丽 2019-03-12 16:00:26
时刻新闻
—分享—

WechatIMG2510.jpeg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巡视员李云才(左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吴金水(右二),全国人大代表、湘西州柑橘研究所所长彭际淼(右一)做客红网“全国两会访谈室”。

红网时刻记者 卢欣 王诗颖 刘璇 张兴莎 北京报道

把汗水留在沉甸甸的谷穗上,把文章写在绿油油的大地上。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三农”再次成为热点。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巡视员李云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吴金水,全国人大代表、湘西州柑橘研究所所长彭际淼作客红网“全国两会访谈室”,谈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个热门话题。

主持人:三位嘉宾都是农业领域的专家,首先我想请问李云才委员,您一直扎根基层,多年都关注“涉农”问题,在您看来现在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哪里?

李云才:农村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反应。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要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要通过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与扶志、扶智、扶能相结合,同时在政策上给予鼓励,极大地激发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动力作用,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主持人:我想请问彭际淼代表,咱们湘西州在脱贫过程中有没有切实遇到了这些问题,比如滞销等?是如何解决的?

彭际淼:湘西在开展扶贫工作以来,主要以发展产业为主导,如今,湘西发展了八大特色产业,某些产业起点低、品种老、旧动能,确实成为了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就拿深耕的水果种植产业来说,常规老柑桔品种售卖难,供大于求;而一些新品种价格居高不下。如有一些柑橘和猕猴桃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品种,便出现了滞销、价格低廉等情况。

湘西要脱贫,还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让科技成果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在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湘西也有一些先进的例子可以作为参考,比如十八洞村种植的猕猴桃,引进了武汉植物所最新的专利品种和最新的技术,实施这些措施后,十八洞村猕猴桃可以卖到10多块钱一斤,是老品种价格的10倍以上。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推广品种改良,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提高质量效益,顺应市场,发展新品种。

主持人:正如彭际淼代表所说,脱贫中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说得最多的是技术、是科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我想请问从事学术研究的吴金水代表,今年是否有提这方面的建议?

吴金水:科技问题是乡村振兴瓶颈性问题,脱贫致富关键依靠产业,产业发展、新动能形成关键是要有新的产业、特色产业,而这些都需要科技来支撑。以我个人的经历经验来谈,首先,原创性的科技非常重要,像彭际淼代表提到的,好的品种能卖到老品种10倍的价钱。湖南农业新品种不少,但目前而言,还满足不了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的需要。

其次,要打通科技的最后一公里,湖南的传统农业、新型农业、特色农业都走在全国前列,但如何将现有的或未来的科技传递到一线农民手中呢?希望国家可以搭建农业科技展示平台,让农业一线人员能够看得懂、学得会、做得好。

主持人:我们国家从古至今都是说“精耕细作”,我想就是像吴金水代表所说,通过科技发展生产更多高质量的产品。那么现在技术解决了,但我听说不少贫困地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非常突出,我想请问彭际淼代表湘西州是否有这样的问题,您今年有没有提这方面的建议。

彭际淼:技术解决了,但贫困地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非常突出,以湘西州为例,目前全州专业技术人才密度为153人/万人,远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并且缺乏领军人才,全州既没有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更没有国家优秀中青年专家和百千万工程人才。另外,还特别缺乏“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

当前全国许多大城市掀起了一场人才争夺大战,这是国家人才战略的具体化,但在硝烟的背后,民族贫困地区却受了伤。本来就缺乏人才,本来吸引人才就很难,这一下就更难了,大城市人才争夺战加剧了民族贫困地区人才落地难。

我建议国家给予更加刚性的“专属”政策支持。一是设立民族贫困地区紧缺人才“专库”。二是开展民族贫困地区本土人才“专训”。三是培育民族贫困地区企业经营管理“专才”。四是设立民族贫困地区人才资金“专项”。

主持人:湖南是农业大省,更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刚刚彭际淼代表提出通过政策扶持来留住人才。我听说为了解决贫困地区人才落地难问题,李云才委员也带来了一份相关的提案,能跟我们说说吗?

李云才:此次我在乡村振兴方面提出了三个提案,但三个提案都由一个主线“牵引着”。乡村振兴要有三个队伍。第一个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第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也包括田博士、土秀才、新乡贤等能够在农村展现自己特长和管理优势的一批人才;第三支队伍是社会力量,包括企业和对农村有深刻感情且有能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人,乡村振兴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根据湖南的情况,首先要在助推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如果有一支强有力的三农工作队伍,不断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利用社会力量,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就会极大地激发出来,使农业发展得更好,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主持人:现在已经进入了脱贫倒计时,习近平总书记说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很大,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是希望的田野。我想请问吴金水代表,发展现代农业具体落地到湖南,我们有什么样的优势,我们应该怎么样抓住这样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乡村振兴。

吴金水:湖南是鱼米之乡,特色农业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湘菜是八大菜系之一,体现我们农业特色的东西很多,可以说,湖南在农业方面有一定优势,是可以挖掘的产业。在科技方面,湖南基础较好。我认为,只要科技和产业紧密结合,可以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将科研迁移到第一线是我历来提倡的东西,要将好的文章写在大地上,写在乡村振兴前沿去。农业战线科研人员天然使命是推动农业科研进步,科研人员一定要研究具有实用性的东西。希望政府、科研人员共同努力,将湖南相对优势,转变为乡村振兴巨大的动力、效益。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王诗颖 刘璇 张兴莎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3/12/520948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