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亩鱼塘、年入六万 鱼塘边趟出致富路

来源:红网 作者:刘杰华 蔡倩 编辑:康晓乔 2019-03-18 12:40:42
时刻新闻
—分享—

早春雨后,空气清新,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新厂镇新厂村。

谢晚生身着睡衣来到屋后的鱼塘边,为鱼苗投食。

潺潺的鱼塘边,鱼儿欢快地游动。

红网时刻3月18日讯(靖州站记者 刘杰华 通讯员 蔡倩)“今年的鱼长势还不错,收入5万块钱不成问题。”3月16日,早春雨后,空气清新,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新厂镇新厂村, 谢晚生身着睡衣来到屋后的鱼塘边,为鱼苗投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地处四乡河流域的新厂镇,受益于南团坝水库的滋养,自古便是靖州县有名的“鱼米之乡”。但近年来,受“打工潮”的影响,村里大多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许多稻田撂荒。

何不开塘养鱼!谢晚生和两个哥哥看准这个契机,和周边邻居商量,刚一说明情况,几个邻居就表示大力支持。

“我们的田没人种,荒着十分可惜。”邻居都将自己的田或租或卖给谢晚生使用。和自家的稻田加起来,鱼塘面积超过了5亩。

开挖鱼塘养鱼,谢晚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做足了准备。

他参加村镇上开展的养殖技能培训,重点学习了鱼类养殖技巧。课后,他自己购买了十几本养鱼书籍。不仅如此,谢晚生还四处求教,周边的养鱼大户,镇、村的农业技术人员,部分养殖专家,他都曾去拜访过。

经过认真的学习、研究,谢晚生开始了他的养鱼之路。

在整修好的水塘里,谢晚生投放了鲢鱼、鲤鱼、草鱼三类鱼苗。鱼塘与小河连通,利用流动的河水养鱼,与“野生鱼”差不多。到了年底,鱼被销售一空,当年不仅收回成本,还小赚了一笔。

如今,从鱼苗培育到鱼病防治,再到成鱼养殖,不同的鱼种有不同的饲养方法,谢晚生都“驾轻就熟”。

“根据鱼的生理、生活需要,采用麦麸、米糠、豆饼面粉、酒糟等,制成混合饲料投喂。”不仅投饲料,还要搭配青草,每天早上和下午,他都要向鱼塘投放一次青草。

此外,谢晚生还格外注意鱼塘周边的环境,及时清运水面和鱼塘周围的垃圾,保证水质良好。

“这样养出来的鱼不仅新鲜,而且肉质紧实嫩滑,受市场欢迎。”第二年底,第二批鱼也顺利卖出,收入4万多元。

养了几年鱼,谢晚生收获颇丰。如今,他已在鱼塘旁修了一栋“阔气”的小洋房,新房里空调、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日子过得很舒心。

潺潺的鱼塘边,鱼儿欢快地游动。谢晚生希望有更多的村民和他一起养鱼,形成有规模的渔场,带动更多的老百姓一起致富。

来源:红网

作者:刘杰华 蔡倩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3/18/523709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