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贺基和 黄乐军 李华 郴州报道
郴州市北湖区有个乡叫仰天湖瑶族乡,乡里有个村叫桃源村。
村里有位村民叫何生,是北湖区林业局干部,经组织安排担任桃源村的扶贫队长,今天是他与村民们同吃同住的第1300天。
4月22日晚,何生在笔记本上写到:“全力完成扶贫工作任务,绝不辜负组织重托和群众期盼,也不负母亲叮嘱。”
下笔缘由,是三个月前的一个电话。
“母亲病得有点重,你尽快回来……”挂掉弟弟电话,何生加快了工作速度。他想把手头上的急事抓紧办完,早点回家带母亲去医院看病。
刚过中午,何生再次接到弟弟电话,却是母亲离世的噩耗。
无言,抹泪。
“你要认真工作,当一名好干部。”何生一直把母亲的这句话记在心头,母亲两次住进ICU,瘫痪在床近半年,他去照看的次数少之又少。
“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我一辈子心存愧疚。”何生忍不住哭出声来。
愧疚,有对母亲的也有对妻儿的。
自从何生2015年9月份来到桃源村驻点扶贫后,家里常住人口变成了妻儿两人,最久一次连续28天没有回去。现在只要何生回家,10岁的儿子都会紧紧抱住不肯松手。
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何生却一次家长会也没参加过,唯一一次去学校还是在三年前。
心有内疚,他曾写下请辞书,想回城工作方便照顾家人。写归写,做归做。三年多来,写信的人一直在,队员却换了三拨。
这几年,何生一直在坚持。夜访,是其一。
何生晚上出门要带三件装备,一个资料包、一支手电筒和一双军用胶鞋。每天晚饭过后,他开始进组入户。
“庞开元,四级残疾,六口人。建议安排符合条件的技能培训,培训后提供就业岗位。”这是何生去年4月1日晚的走访记录。
桃源村是北湖区十一个省级贫困村之一,辖五个村民小组,349户1149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180人。三年多来他访遍了全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八本扶贫记录本见证了他的足迹。
“我有时深夜醒来发现何队还在整理资料。”29岁的扶贫队员雷政对年长他15岁的何生既佩服又心疼。晚上主动加班,对何生来说已习以为常。
贫困户郭周列2011年老房倒塌后一直寄住哥嫂家,因患糖尿病打些零工维持生计。得知情况,何生第一时间上门谈心为他制定了发展养殖业的帮扶措施。
“一个男人要有担当,一定要把房子建好,让孩子读书走出大山。”郭周列记住了何生这句话,2015年秋,在扶贫队的帮扶指导下,他开始发展养殖业,鸡300多只、鸭50多只、禾花鱼300多斤。他还自主学习酿造米酒,产品远近闻名,郴州城区的餐饮店每年上山购买2000多斤,郭周列全年总收入4万多元。去年9月,女儿在“雨露计划”的资助下,顺利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如今,郭周列一家住进了两层楼的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7年4月,郭周列还参加了湖南省扶贫办举办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成了桃源村的脱贫致富先进典型。
脱贫的大事带头干,村民的急事主动管。
在桃源村,何生的私车不仅是扶贫队的公车,还是全村的公车。村民有急事处理,就打“何生热线”。
桃源村距城区80多公里,山路崎岖。3年跑了7万多公里,是何生以往用车里程的三倍多。
三年来,何生为贫困户办的好事实事一箩筐。
如今,这个全区最偏僻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已退出省级贫困村行列,仅剩3人未脱贫。在扶贫队的带领下,村里建成了一个油茶树基地、两个发电项目和两个种养殖合作社,村集体年收入7万多元。
“……不仅要让乡亲们脱贫致富,更要让桃源村变成真正让人羡慕的世外桃源!”合上笔记本,带上手电筒,何生开始了夜里的走访。
来源:红网
作者:贺基和 黄乐军 李华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