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潘锦 株洲报道
两次下岗后,黄小玲决定回到株洲醴陵,潜心研究釉下五彩陶瓷艺术,发展醴陵人自己的陶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陶瓷美术专业毕业的黄小玲先后进入国企、民企从事陶瓷工作。世事变幻,行业起落,她的艺术生涯也随之起起伏伏。每次下岗后,黄小玲都很担心,除了做陶瓷,她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16岁以前,我在家里连衣服都没洗过。”
在陶瓷企业上班的日子,黄小玲十分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也跟着师傅们外出见了不少世面。在上海等地,她发现很多陶瓷都是醴陵人做的,但却没有醴陵自己的品牌。反复思考后,她决定回到家乡醴陵,创办醴泉窑。
刚开始,黄小玲没想做多大,觉得只要能继续做陶瓷,不丢掉手艺,能养家糊口就行。没想到做着做着,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好作品一件又一件。她创新设计烧制的《虞美人》《绣球花》等20余件作品屡获国家级金奖,其《满园春色》等30余件作品先后被海内外有关专家或博物馆收藏。她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创业之路非常艰苦,黄小玲也曾多次想过放弃,每当遇到困难,她就静下来,看看自己创作的陶瓷作品,心里顿感欣慰。加上业内专家们不断给予的鼓励和好评,她最终坚持了下来。
在黄小玲看来,陶瓷人并非一两天就能成,首先要练好基本功,才能谈传承和创新。练基本功是非常枯燥的,有时候为了画好一根线条,苦练一天,也不见得能让自己满意。单是画线条,黄小玲当年学艺时就练了七八个月。即使现在名满天下,她还是坚持每天早起,扎实练基本功。
这30多年的自律与坚持,源于黄小玲骨子里对陶瓷的喜爱和痴迷。她出身陶瓷世家,从小在陶瓷作坊里耳濡目染,陶瓷上那些美丽的花花草草,是她最美的童年记忆。她天生就是一个陶瓷人,别人觉得练陶瓷基本功枯燥无味,她却觉得其乐融融,能安安静静坐下来,乐在其中。
黄小玲师承陈扬龙,长期潜心于釉下五彩陶瓷艺术的研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大胆突破另立风貌。其主张“艺术生活化”,运用传统艺术手法、注入时尚元素,作品清新秀丽、恬淡雅致,独具灵秀,极富个性。
在30多年的从艺生涯中,黄小玲培养了百余名弟子,目前她受聘为“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的客座教授。她创立“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醴泉窑基地)”“女性就业创业引导基地(醴泉窑基地)”,免费培训、帮扶就业创业者逾百人。
作为中国陶瓷行业、湖南陶瓷行业领头人,黄小玲一直致力于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陶瓷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发挥平台作用,整合资源、从各方面向国内外宣传推介釉下五彩。她印刷50万册《中国醴陵·瓷彩天下——中国当代“红色官窑”醴陵釉下五彩瓷艺术臻品集》的形象宣传画册在全球270多个驻外机构(驻外使馆、驻外总领馆、驻外团、处等)驻所内陈设宣传,展示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艺术风采。
现在,黄小玲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探索瓷艺道路的同时,亦着力于组织全省陶瓷艺术大师建设一个釉下五彩瓷的基地,集多功能于一体,向世界展示釉下五彩瓷的发源、发展,为繁荣这一独特的艺术、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