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

来源:红网 作者:肖亮 编辑:姜姿 2019-05-23 09:44:51
时刻新闻
—分享—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道出了城市发展的核心要义;“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城市管理工作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作为郴州城市治理的参与者,近期笔者参加了在扬州大学举办的“郴州市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题培训班”,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和扬州、南京的所见所闻,让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城市管理工作必须要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注重在思路、模式、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才能做到更加精准、更加细致、更加符合群众的美好意愿。

一、城市管理要为城而管更要为人而管

近年来,郴州以“三创”为抓手,狠抓城市建设与管理,实现了从乱到治、从治到序,形成了郴州品牌、创造了郴州经验,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但是,随着城市硬件的日益完善,人民期待的与日俱增,如何将城市管理与群众的生活需求精准对接,继而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这已然是整个社会的关切。笔者以为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地融入到政策制定、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各个环节中去,充分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更多地站在市民的正确角度、顺着市民的美好意愿去谋划和推进工作,让这个城市的人民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

一是美丽与便利兼顾。以往的城市管理,更多突出视觉上的整齐划一、亮丽美观,弱化了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功能。比如,在人行道绿化树下种植灌木,虽然增加了容积绿色但千篇一律容易审美疲劳,特别是有的路段疏于管理导致黄土裸露成了“癞子头”,有的路段妨碍了行人通行被穿越成“齐腰斩”,有的路段影响了行人和车辆的视线形成“隐患区”。更为严重的是,每年都会发生多起行人穿越道路绿化带引发的交通事故。面对血淋淋的教训,更多的做法是如何加固隔离铁丝网,却没有人去思考为什么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依然有人选择冒险穿越?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多“网开一口、增设一线”?著名设计师詹妮弗在负责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建筑设计时,在铺设好的一块草坪上赫然写着“请随意踩踏草坪”。其实这就是一项民意调查,最后他在踩踏最多的地方规划铺设了一条小路。事后他说:被踩得最多的路径,一定是被利用最多的、人流最密集的,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应该纳入规划,而不是规划好了再让大家来走,毕竟草坪再美,大家也不会天天坐直升机欣赏。这个事例背后蕴含的道理简单而深刻,尊重群众意见、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提升,从而实现生态和民生的和谐双赢。

二是面子与里子兼得。市容市貌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保持市容整洁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但是,城市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保障发展和服务群众,所以我们要注重把干净的“面子”和发展的“里子”有机统一起来。比如,面对进城零售的菜农、瓜农等游击摊贩,就不能只从“面子”考虑一赶了之、一罚完之,而要从群众增收、市场繁荣的角度去统筹处置。在这方面,我市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在集贸市场设置了自产自销区,在固定时节固定区域允许设置临时摊点等,此举至少消除了90%以上的游击摊贩,既维护了城市秩序、保持了市容整洁,又繁荣了市场、方便了群众,可谓一举多得。同理,城市管理只有不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才能汲取“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思想精髓,才能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从而实现“管理让城市更美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三是宏观与微观兼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总纲领,必须依规设计并完全执行。但在现实中,我们却经常遇到设计公司为迎合企业主的要求,把必须配套的民生基础设施有意忽略;看到部分管理者以营商环境为由,批示企业主暂缓甚至免除建设民生基础设施,最终导致不了了之。此举虽然一定程度上是招商利商,却为城市管理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反复开挖、重复建设、政府补课,最终导致企业得利、政府买单、群众折腾。目前,我市尤其需要解决行车停车难和住宅小区车位供需矛盾问题。郴州本是山城,车多路窄且存在丁字路、断头路,规划停车位少就靠马路停车位弥补,行车停车各有其难;住宅小区地下停车位无人问津,公共通道停车却各自为占。这个问题,既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律,也不符合人民利益。此次培训的授课专家、如皋市城管局局长就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索,该市对未按要求规划配套民生设施的两家设计公司开出了天价罚单,明确要求城市规划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设计。我们要学习借鉴该经验做法,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宏观引领、从源头抓实,更加关注微观领域、把实事办实,更加关切民生民本、把好事办好。

二、城管执法要霹雳手段更要菩萨心肠

城管执法队伍成立初期,执法人员在维护城市环境秩序时,更多地注重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等口头禅,形象描述了城管执法的刚硬。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一些传统的管理手段尤其是不文明的执法行为直接暴露在聚光灯下,并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发酵,导致城管队伍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妖魔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妥善处理好“三对关系”,转变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率、提升城管形象。

一是硬度与温度的关系。城管执法是城市管理的末梢环节,执法人员必须厚植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置服务于管理之前、寓管理于执法之先。要秉承“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实现管理”的理念,坚持“宣传教育在先、行政处罚在后”的原则,达到“在教育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的目的,使前端柔性执法与后端严厉处罚相结合,从而减少野蛮执法的粗暴手段和暴力抗法的错误行径,真正体现人性化的城管执法。特别是面对自媒体时代,要主动引入对话、民主、开放等新兴手段,多开展城管开放日、市民恳谈会等活动,从而在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比如,我市首创的电视栏目《城管来了》,邀请市民体验、参与、监督城管工作,受到了全国城管系统的热捧和好评。

二是法理与情理的关系。中国有句俗话“法理不外乎人情”。城市管理工作的执法对象不是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而是普通的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在执法过程中既要讲法律、也要讲人情,既要把法律法规讲好、也要把人情世故讲透,做到无情执法、有情操作,实现刚柔并进、法情共融。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多来自普通家庭,更应该对执法对象的生活处境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以公开式、对话式、服务式的精细化管理取代管、控、压、罚等粗放型管理;更应该把执法对象当朋友、当亲人,让执法对象在思想上认同、在感情上贴近、在行动上遵循,促使其从内心里、本能上产生共同维护好城市秩序的念头和行动。

三是道路与活路的关系。城管执法人员与流动摊贩之间始终存在一种“猫鼠游戏”,一边是“围追堵截”,一边是“闪转腾挪”。究其根本是没有妥善处理好“城市脸皮”与“百姓肚皮”、“城市美容”与“市场繁荣”的关系。我们应当建立群众拥护的利益同向机制,不起眼的摊子,影响市容市貌但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生计,在维持整洁有序城市形象的同时,更要尽力为他们找到合适的经营场所。比如,我市当前深受困扰的露天烧烤、流动小吃问题,虽屡屡采取了强制措施,均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究其原因是部分摊主生活确实不易,一个摊车就是他们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生活来源。我们在因势利导鼓励有条件的烧烤、小吃业主买(租)铺开店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为这类贫困群众科学就近、方便惠民地设立烧烤、小吃专门市场或固定区域,实现“退摊入市”,让流动摊贩还民道路,也给困难群众生计活路。

三、城市品牌要市场行为更要政府主导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间竞争,打造城市品牌、彰显城市特点、培育城市人文等,无疑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打造城市品牌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更要突出政府的主导地位,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机社会的多元作用。

一是力戒盲目性。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但市场都是逐利的,利润的吸引很容易导致资本的无序流动和资源的盲目配置。比如,裕后街以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为目的,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了前期建设,但在后期运营上,因吸引人气、收回成本的迫切性导致招商的盲目性,忽略了文化内涵招商,没有打造成具有乡愁记忆、城市人文的郴州名片。还有,厚府街原本打造奇石博览交易一条街,目前石博、茶楼、饮食等杂七乱八的组合,失去了规划设计的初衷。给笔者触动较深的是扬州市东关街,由政府主导征收街区门店,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特色定位、统一招商引店,坚持优中选优、绝不退而求其次,宁可虚位以待、绝不降标求全,久久为功的把历史底蕴深厚的扬州老字号、江浙一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集中到了东关街,目前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而名扬中外,来扬州旅游的游客都流传着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东关街留遗憾”。

二是尊重规律性。在打造特色街区上,要从尊重历史、延续历史、传递历史的角度出发,坚持科学定位、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更加注重整体规划和特色定位,统筹推进特色街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特色产业、人文环境,通过特色街区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升级;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配套服务,重视本地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努力丰富文化载体,延伸文化产业链条,让游客看得到、听得进、摸得着、尝得出、带得走;更加注重后续管理和持续发展,要学习借鉴上海南京路、南京湖南路、北京王府井等特色街区的管理模式,在特色街区规划和建设中对店铺业主转让、房产出售等行为设置前置条件,坚守业态布局的底线,坚决避免投资炒店铺、无序乱发展等现象的发生。

三是强化主导性。政府可以调配大量的公共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市场科学配置资源支持地方发展。比如,扬州市坚持政府主导做好城市山水文章,人工运河用水系把整个城市串联起来,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品位;无奇石无高山,但扬州人工叠石技艺登峰造极、人造山头景观无与伦比。相比,郴州市山水资源丰富,集奇、险、秀、美、幽于一体,汇山、水、洞、穴于一市,素有“山川秀丽甲湖南”的美誉。近年来,政府主导加大了近城特色山岭的开发力度,山系文章可圈可点;但是水系文章尽管逐年投入了巨额资金,但整治效果仍不理想,或可借鉴山岭资源开发经验,寓管理于开发,以政府主导为基础,打造山水相依的诗意文章,最终实现以文名城、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业兴城。

(作者系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肖亮)

来源:红网

作者:肖亮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5/23/55307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