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司城、毛古斯、梯玛歌 谜一样的它们诉说着神秘永顺

来源:红网 编辑:肖娟 2019-06-03 10:45:2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湘西永顺的美,在它积淀的历史文化中。

老司城,一个土司王朝的千古传奇,倾诉着美丽湘西不老的故事;毛古斯,一部原始的戏剧舞蹈活化石,演绎着民族的古老历史;梯玛歌,一卷土家族的民族史诗,叙述了神秘的人神世界。

5.jpg

老司城遗址:见证800年土司辉煌

老司城遗址,这一方掩隐于崇山峻岭之中的绿色水土,在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之后,依旧蓬勃、清晰、新鲜。

1.jpg

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城以东灵溪河畔,本名福石城,是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至清雍正六年(1724年)永顺彭氏土司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2.jpg

彭氏土司政权始建于后梁开平四年,鼎盛时期辖20州,止于清雍正六年改土归流,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历时818年,历经28代,共35位刺史或土司。

5.jpg

旧日的老司城固若金汤,繁华似锦。

八街十巷纵横交错,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

城内用红褐色卵石铺就,整洁古朴;城外书院、寺庙各具特色。

供土王办公、游宴的官署、乐宫、花园更是富丽堂皇,时人赞誉“巍巍乎五溪之巨镇,郁郁乎百里之边城”。

1.jpg

如今虽多是废墟和残土,但土司内宫、寝宫、乐宫和城墙、城门、土王祠等遗址显示出的建筑格局,仍透出老司城昔日气势与辉煌。

1.jpg

2015年7月4日,老司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48处世界遗产。

毛古斯:讲述一段远古历史

1.jpg

初见毛古斯的人,都会感叹“原生态”。看不懂的装扮,粗犷原始的舞姿,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毛古斯主要于每年岁首参与摆手舞中作穿插性表演,表现土家祖先渔猎、农耕、生产生活等内容。

1.jpg

舞者无论辈份高低,都身披稻草扎成的草衣,赤着双脚,面部用稻草扎成的帽子遮住,头上竖着冲天草辫。

???2.png

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

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的表演性。

毛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有“敬梅山”、“打露水”、“砍火畲”、“捕鱼”、“挑葱”、“围猎”、“获猎庆胜”等内容。

1.jpg

1.gif

2006年5月20日,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梯玛歌:吟唱式的民族史诗

3.jpg

梯玛歌代代沿袭,只用土家语演唱,一般人只能“意会”。

它用于驱鬼除邪、信仰禁忌、消灾祈福等娱人娱神活动,梯玛(与神沟通的人)一手摇铜铃,一手舞司刀,边唱边舞。

1.jpg

这“千年不竭的余音”的背后藏着宏大的叙事格局,浩瀚如星空的篇幅。

大到开天辟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劳作、饮食烹调,都是吟唱对象。

总之,梯玛歌就有“不把世间万物都唱遍决不罢休”的架势。

1.jpg

2.gif

深厚的文化积淀、虔诚的宗教信仰、超乎寻常的想象,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对生命的人文关怀以及敢于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深沉表达,梯玛歌堪称是一部土家族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

2008年6月7日,“土家族梯玛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策划:张广蓉

文案:肖娟

视频剪辑:张天野

统筹:李亚 陈帅

红网新媒体集团策划指导 永顺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相关链接:

hin 骄傲!铜官窑、剪纸、皮影戏......望城到底有多少宝藏?

油纸伞、唢呐、湘莲……它们都是湘潭县GAI上最靓的名片

来源:红网

编辑:肖娟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6/02/55684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