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区沿江村一隅。
红网时刻记者 杨朝文 岳阳报道
作为湖南省唯一通江达海的城市,岳阳境内江河纵横,河湖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17.2%;八百里洞庭浩浩荡荡,岳阳坐拥50%以上的水域面积;长江流经湖南163公里,入华容出临湘,全部在岳阳境内,岳阳的河湖长制工作在全省来看,都是典型的担子沉、责任重。近年来,岳阳以推行河湖长制为抓手,通过将管水、治水、护水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绘就一副“河畅、水清、堤固、岸清、景美”的绿色长江生态画卷。
走进君山区广兴洲镇沿江村,一栋栋亮白色的民居沿着马路整齐地排列,每户村民屋子旁边都统一规划出菜地、果园,村口路边的一块空地上,还建起了篮球场和健身场地,不少小孩正在这里嬉戏……如果不是路旁的指示牌提醒,一般人很难想象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沿江村9组村民丁黎明指着长江干堤下一大丘冒着绿芽的空地介绍,再等两个月,这里就会长成一片花海,到时候村里的景色将会更加迷人。
丁黎明向记者介绍村子近年来发生的变化。
丁黎明指着的这片空地,在去年还是一片杨树林,现在站在长江干堤上一眼就能俯瞰全貌的沿江村,之前也“隐藏”在这片杨树林后。从2017年开始至今陆续开展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中,沿江村除了保留部分杨树用作防浪林外,长江干堤内侧种植的杨树基本上被清理干净。这里的杨树被清理之前,它们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破坏,大部分村民都很难直接答上来,不过,在丁黎明的印象中,过去一到春天,杨絮就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房子内外到处都是一片白色,还有不少村民因为杨絮的刺激引发呼吸不畅。
与长江干堤清理杨树同步开展的,是岳阳市委、市政府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的沿江沿湖生态修复、长江岸线码头整治等七大行动。作为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一环,岳阳市将长江岸生态修复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密切结合。在君山区广兴洲一带,当地政府计划将包括原杨树种植地在内的长江干堤下50米范围土地植树种花草,对沿长江可视范围内的宜林地、矿区和裸露山体进行复绿,并对长江干堤沿线民居统一外观、统一规划。在土地征收过程中,部分村民得知生态修复计划后,主动表示只要村里能变美,宁可不要一分钱。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带来的是农民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非法猎杀野生动物等行为基本断绝,垃圾有人主动清理,草坪有人主动维护。
沿江村的变化只是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通过集中整治,岳阳市共拆除沿江小散码头泊位42个,关停渡口13道,退还长江岸线7.24公里,对142公里的长江大堤全面开展地方设施美化提质,对牌子(公示牌)、房子(管理用房)、桩子(界碑桩)、卡子(拦车卡)、杆子(电线杆)等进行规范化整治,758块宣传牌、1472处界碑全部拆除,长江干堤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岳阳市各级各部门全面吹响河湖长制工作“集结号”。市委组建了6个河湖长制工作督查组,市人大颁布了《岳阳市山体水体保护条例》,市法院成立了全省第一个环洞庭湖环境资源法庭,市检察院成立了东洞庭湖生态环境资源检察院,市公安局成立了水警支队,水利、公安、环保、海事等部门组建了联合执法队,常态化开展督查。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实现全面覆盖,全市明确市级河长15名、县级157名、乡级594名、村级1348名,其中长江163公里河道明确市县乡村河长64名。并率先全省制定了一周一通报、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讲评、半年一推进、一年一考核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和县级河长“五有”巡河标准、乡级河长“七有”巡河标准。
2018年以来,岳阳市县乡三级河湖长交办解决问题21类5424个,清理整顿河湖“清四乱”问题555处,真正做到巡河巡湖“制度化”、问题整改“清单化”、专项整治“常态化”,实现了从“见河长”“见行动”到“见成效”的重大转变。
来源:红网
作者:杨朝文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