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道县:扶贫茱萸 让农民走上致富路

来源:红网道县站 作者:何少军 蒋晓国 周波涛 编辑:于佳丽 2019-06-07 10:12:32
时刻新闻
—分享—

县政府办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干部到茱萸种植基地察看茱萸长势情况。

道县梅花镇宜新村茱萸种植基地现场。

道县梅花镇宜新村茱萸种植基地现场。

红网时刻永州6月7日讯 (通讯员 何少军 蒋晓国 朱纳端 周波涛) 6月6日,道县梅花镇宜新村赤日炎炎、暑热难耐,何海明在一大片绿油油的作物丛中忙碌着。“多亏了县政府办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引导和帮助,你看,这就是茱萸。我种了500多亩,前期200多亩已有收成了,去年纯赚了20多万块钱。比起种烤烟、葵花等好管理些。这不,又种了200多亩,跟公司签了合同,销路不用愁了。”听到笔者询问,何海明停下在喷施叶肥的活儿兴奋地聊了起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你们有见过茱萸吗?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双子叶植物纲、山茱萸目、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

近年来,传统种植模式弊端逐步显现,增产不增收成为农民的种植新难题。看到这种情况,县政府办驻帮扶工作队干部和村支”两委”干部常开会研究,多次探讨寻找致富新路子。在驻村干部周波涛和村支书何象启的努力引导下,何海明观念开始转变,种植茱萸中药调整产业结构。经过两年试种,收益大获丰收,这不又扩大了产业。

“宜新村的气候和土质适宜药材种植,种出来的药材功效成分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聘请农户村民20名以上,日工资每人达到100元。”合作社负责人何海明说。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为进一步推动产业扶贫,鼓励积极帮助合作社转变观念,让中药材茱萸种植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

为助力扶贫攻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该村通过“党支部+基地+农户”模式,引导、鼓励农民发展茱萸种植。预计今年,单靠茱萸种植,合作社年产值将达100万元以上,特色农业已成为该村农民致富的经济支柱,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来源:红网道县站

作者:何少军 蒋晓国 周波涛

编辑:于佳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6/07/55792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