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42年坚守,这位新邵老人用“光影”照亮了乡村之夜

来源:红网 作者:何雯 编辑:吴思静 2019-06-18 09:45:53
时刻新闻
—分享—

DSC_6007..jpg

图为谢意诚老人

????_20190617145943..jpg

图为谢意诚用过的放映机

????_20190617145958..jpg

战争片在当时很受老百姓欢迎

????_20190617151512.jpg

多次搬家依然保留完好的放映设备

红网时刻6月18日讯(通讯员 何雯)“我每次到大新去,总有老朋友开玩笑说,谢师傅回来啦!又有戏(电影)看咯!看到他们那么亲热我,我心里很安慰。”6月16日,因身体原因放弃乡村电影放映工作的谢意诚老人,一聊起放电影,立刻变得容光焕发起来。

教坛新秀弃教放戏

家住新邵县大新镇龙口溪社区(撤区并乡前称龙口溪公社)的68岁老人谢意诚,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高中生。这名当年的学霸虽然高考蟾宫折桂,却因外婆的地主身份被拒象牙塔外。1970年,矢志投身三尺讲台的谢意诚在龙口溪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上课不照本宣科,讲究趣味性”,年轻的他在当时吸了很多学生粉。

命运的拐角出现在1977年初。

当时的龙口溪公社,前后两名放映员因违纪违规被辞退,放映工作几近瘫痪。这年5月,张口能说会唱、提笔能写会算、出手能拉会弹的谢意诚,被公社党委慧眼识珠,从众多民办教师、复员军人及文化站辅导员中挑选出来,弃教放戏。结果,这项能够“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给老百姓带来精神享受”的工作,让他钟情了整整了42年。

2019年初,因体弱多病,谢意诚才将坚守了近半个世纪的放映工作交给自己的妻弟。

放映路上饱尝艰辛

谢意诚一直负责大新镇龙口溪社区(前龙口溪公社)的放映工作。“跋山涉水,披星戴月,睡百家床,吃百家饭”是他们这些乡村电影放映员的真实写照。

龙口溪境内多山,山高林密,村民大多散居在高山峡谷。当时全公社有25个大队,每个大队每月放一次,一次放两场电影加一个短片,即“两长一短”。村里都没有通电,更没有运输车辆。放映机、幕布、发电机等所有放映设备全靠肩扛手提。肩膀磨出血,脚底走出泡是家常便饭。若放映结束太晚就借宿在老百姓家,不管主人家卫生条件如何,都只能将就了。

龙口溪的板子山号称新邵的“青藏高原”。一个冬夜,为让板子山的老百姓及时看到当年很火的戏曲电影《刘三姐》,谢意诚在三门滩大队放完该片后,不顾天气冷,道路滑,立即和另外一名放映员翻山越岭、高一脚低一脚赶到板子山。看到近千名冒着严寒翘首等候的村民,谢意诚他们来不及喘口气,一个拉绳发电,一个调试放映。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很快,刘三姐优美动人的山歌便划破了板子山的夜空。

一年夏天,到深夜才放完电影的谢意诚借宿在当地一村民家。半夜,睡眠正酣的他突然觉得身边凉丝丝的。起来一看,一条大花蛇居然与他同床共寝……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梁山伯与祝英台》《地道战》等,都是当年叫好又叫座的影片爆款。有一年6月份,谢意诚按院里安排,5天之内要在全公社放完这些经典影片。于是,他白天黑夜连轴转,最多一天放了5场。有很多村民为看戏,晚上干脆直接睡在公社大操坪里。而连放了五天五夜没睡觉的谢意诚,在全部放完的最后一刻,把发电机拉绳一扯,整个人就累得瘫倒在地,立即昏睡过去了。

待遇虽低责任第一

虽然工资低,待遇差,工作苦,但谢意诚从没想过要“弃暗投明”玩“跳槽”,而是选择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42年都奉献给了“影视界”。如今,尽管每月只能领取600多块钱的补助,但他始终无怨无悔。

“既然当年龙口溪公社党委那么信任我,选择我,我就只想着要把这项工作坚持做下去,并且要做好,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不能说不干就不干的。”

2019年5月,谢意诚老人被评为新邵县优秀放映员。

来源:红网

作者:何雯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6/18/55967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