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叶芬 岳阳报道
奔腾不息的长江,烟波浩渺的洞庭,孕育了古老而年轻、厚重而浪漫的岳阳。古城巴陵,现代岳阳,从远古历史深处走来,历经2500年时光沉淀,走过县、郡、州、路、府、专区、行署、市的风雨历程,展示了“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万千气象,擎起了“先忧后乐、团结求索”的精神丰碑,开创了“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锦绣繁华。
6月初,岳阳市档案馆举办“岳阳记忆”大型档案展览,用一系列历史老照片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岳阳的发展历程,建国创业的筚路蓝缕,改革开放的春潮澎湃,人们生活生产的变迁,点滴“岳阳记忆”一一映入眼帘。这些老照片,将撩起多少岳阳伢仔关于老城的种种回忆。
生活大变迁:从“货郎担”向“商业综合体”跃进
建国初期,为了繁荣城乡经济,搞活市场流通,掌握市场的领导权,1949年9月,长沙专区国营商贸公司在湘潭建立。8月至次年1月,各县均建立国营商业贸易公司及与专署对口的相关国营公司机构。贸易公司在一些集镇建立营业部及一批购销点,开展农村购销业务活动。同时与省内外许多单位建立经济联系,从而加强市场流通,平抑了市场物价,扶助了工商业发展。
走乡串村的货郎担
市民在供销社购买商品
岳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之初,是湘鄂赣三省传统的第三方物流地,岳阳的批发市场盛极一时,与武汉的汉正街、长沙市下河街齐名,并称两湖批发业“三强”。当时出现了一批在湘北乃至中南地区较有影响力的专业市场,特别是巴陵大桥市场和梅溪桥市场,其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堪称首屈一指。
人潮涌动的塔前街
来往热闹的上梅溪桥街
商贩聚集的渔巷子的麻石板路
上世纪八十年的南货商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鱼巷子市场
1986年巴陵桥集贸市场
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岳阳市场建设在90年代中期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流通规模、硬件设施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1983年,市区农贸市场的上市品种打破地区界限,引进14个省、47个县市、115种三类副食产品,地方传统产品开始恢复上市。1990年,全市集贸市场发展到315个,成交总额6.22亿元,占当年社会商品零售额22.31%。
小龙城批发市场
百货大楼
九州大厦
2017年12月29日步步高岳阳新天地开业,总投资超10亿。
步步高2001年3月进驻岳阳桥西,开出了岳阳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超市。2011年12月,步步高广场进驻岳阳,打造了岳阳的全新商圈——花板桥商圈,步步高广场岳阳店品牌日、恐龙展等活动成为岳阳商业零售、文娱活动的代名词。2017年,步步高又一崭新业态在东茅岭落子——步步高岳阳新天地。这个15万方的项目为岳阳最大商业综合体,它的出现改变了岳阳的商业格局,为湘北现代化服务业升级带来了机遇。
生产大事记:进击的工业之梦
1949年8月,境内各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大力扶助民族工业,新建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工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境内第一家地方国营企业新华电厂的诞生,炼油厂、桃林铅锌矿、第六九零六工厂、洞庭氮肥厂、岳阳林纸厂、岳阳石油化工总厂等先后在岳阳落户,岳阳的地方国营经济机构逐渐建立。
70年代洞庭氮肥厂
岳阳石油化工总厂建厂初期
第六九零六工厂
改革开放以来,岳阳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转变。2012年,全市有159家市属国有企业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工业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位,第一产业比重首次降到20%以下,成为岳阳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重要标志。
1997年,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是中国最大的工业磁力设备生产商,主营计算机磁电搅拌系统、电磁铁及永磁铁成套设备等。
2017年7月,坐落于岳阳经开区的岳阳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式开园,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有30多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近6亿。
1978年,岳阳仅有岳阳地区电机厂(1980年更名为岳阳起重电磁铁厂)、岳阳地区农机厂、湖南钢球厂等少数几家制造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如今,岳阳成了全球最大的电磁铁设备产品基地,占据全国同类产品8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就了岳阳“电磁之都”的美誉。
岳阳在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同样大力度投入,各门类、各行业的企业星罗棋布,产品种类齐全,各呈特色,各展优势,呈现百舸争流的繁荣态势,工业经济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正虹科技是一家以生产饲料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997年3月上市,该企业是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评定的第一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正虹”商标是中国饲料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
食品产业,分为食品和饲料两类产品,这是岳阳市千亿级产业之一。拥有道道全、正虹、九鼎、君山银针等22个中国驰名商标,华容芥菜、湘阴藠头等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虹科技等4家企业评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插旗菜业等3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岳阳2017年完成食品工业总产值1156.5亿元,居全省第二位。
1975年的岳阳造纸厂
2017年,岳阳林纸确定未来发展方向:成为城市生态环境投资运营综合服务商,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从资产经营向资本运营转变。
岳阳是全国著名的棉、麻、苇生产基地,拥有发展造纸、纺织工业的丰富资源。20世纪70年代后期,造纸、纺织工业开始起步,80年代中后期发展成为全市工业两大支柱产业,1995年总产值首次过亿元。以岳阳林纸和洞庭麻业为代表的造纸轻纺企业,把握改革机遇、深化改革,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7年7月,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岳阳)军民融合装备制造基地落户城陵矶新港区,以“机器人+智能制造+商业航天”为主攻方向。
岳阳市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改造与发展,已逐步走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至2017年岳阳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9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8亿元,12个企业38个产品被列入全省“两型”产品。
“四位一体”交通格局形成 开放的岳阳起飞了
从前繁忙的水运码头
岳阳楼下繁忙的轮船码头
2018年12月27日上午10点18分,城陵矶新港码头年度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万标箱。2009年城陵矶新港开港时年吞吐量仅为4.83万标箱。
2018年9月29日,岳望高速通车,有效缓解了京港澳高速湖南段交通压力,岳阳全部县市区接入高速网,步入“一小时交通圈”。
岳阳三荷机场航站楼全貌。2018年12月26日,三荷机场正式通航,标志着岳阳从此迈进了航空时代。至此,岳阳构建铁、公、水、空“四位一体”立体交通新格局的一块重要拼图完美补齐,进一步放大岳阳的对外开放优势。(章正国 摄)
岳阳是湖南唯一通江达海的城市,拥有163公里的长江岸线,具备“一区一港四口岸”的优势,多年来,岳阳水陆空的立体交通格局唯有“空”是空白。三荷机场的通航宣告了岳阳水陆空三栖发展完备,至此,岳阳构建铁、公、水、空“四位一体”立体交通新格局的一块重要拼图完美补齐。岳阳三荷机场的建成,将进一步放大岳阳的对外开放优势,辐射湘鄂赣毗邻地区2300万人口,为岳阳及周边城市沟通全国搭建起一条便捷的“空中走廊”。
迈入大城市新纪元的岳阳
岳阳居洞庭湖之滨,依长江、纳三湘四水,江湖交汇,不仅是中国南北东西交通要道、国务院首批沿江开放之重地,且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湖南首位门户城市。2018年,岳阳被确定为大城市,标志着岳阳建设湖南发展新增长极和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站上新的台阶。岳阳在“一三五”基本思路的引领下,高质量发展的架势已经拉开、态势加速形成。
如今,洞庭湖上空俯瞰的岳阳城区新貌
2018年,湖南理工学院纳入本科一批招生,填补了湘鄂赣边区域内第一批次录取高校的空白,标志着岳阳高等教育发展再次跃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智力保障,较大地提升了岳阳城市软实力。
岳阳农村“空心房”整治推动农民集中建房被评为全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
2018年岳阳市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6.06万人成功脱贫。
沿着70年的“岳阳记忆”走来,宛如走进一条幽深的时空隧道,远去的历史印象,留给岳阳伢仔最真切最深厚的记忆。再观历史,古老岳阳的沧桑巨变宛如一部震撼人心的奋斗史诗,如今,岳阳这座古城正在迸发新的活力与能量。鉴往知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新时代的开创者、建设者与见证者,让我们努力唱响“岳阳故事”,激情谱写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岳阳篇章!
(特别鸣谢岳阳市档案馆提供的大部分图片。)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叶芬
编辑:钟保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