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废墟上的建造 《高考作文:命题原理与应对策略》出版

来源:红网 作者:颜宇东 编辑:肖娟 2019-06-20 13:37:0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6月20日讯(通讯员 颜宇东)从空间距离来说,厉行威与李作霖同处岳麓山下,两人所站讲台,直线距离也就在五百米以内;从高考语文研究来看,两人同在这一领域精进,共享作文理念,属于零距离。日前,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考作文:命题原理与应对策略》正式出版,作者正是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湖南师大文学院兼职硕士导师厉行威,李作霖专门为此书作序,解读高考作文现状,并视此著作为“废墟上的建造”。

序言的作者李作霖,是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写作教研室主任,写作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高考语文评卷作文组大组长。从2002年开始,李作霖就介入到高考作文评卷。他长年参与制定作文评分细则,与核心组成员以及阅卷队伍的老师就作文评卷进行观点碰撞以及研讨。在他看来,从高考考场作文(考场写作时间太短,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写作能力,但思维格局和质量大体能体现)的实际看,大部分考生尚不能胜任这一文体的写作。

1.jpg

李作霖以《废墟上的建造》为题,为此著作作序。我们是什么样的高中作文,我们是什么样的高中作文思维,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高考作文,这一序言的全文作了专门的描述:

《废墟上的建造》

如果我把学生作文的写作时间空间化,小学和初中的作文,是身后的一片翠绿,鸟鸣花香,大学的写作,是前方的现代城市,喧嚣动荡,吐纳四方,则高中的写作,是我们脚下的一片废墟:前人的建筑只剩下些残垣断壁,而今人尚无所建树。有少数高中生凭原始的生命力写出来的文章,则是这废墟上孤独而苍茫的野草——我们至今都无法为之命名。

这是我个人的真实观感。我的感受来自两部分,一是高中生的写作实际(以其高考作文为标本),二是中学和大学教师的高中作文理论研究、经验交流。两方面的多年的阅读归结为两个字:虚无。

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始终是以高考作文为指挥棒的临时性、技术性的教学。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被默认为一种“制艺”,——说到“制艺”,我就会联想到马二先生和匡超人这些可爱的人物,想到马二先生说的:“本朝用文章取士,那是极好的法则”。——时移世易,“文章取士”是谈不上了,但高考作文的制胜法宝,不还是马二们的选文批注?

我从2002年开始介入高考作文评卷。一方面要制定作文评价细则,另一方面要与一线的语文教师磨合。与核心组内的中学老师磨合是容易的,因为像行威这样的一线教师,对于高考命题和高中作文实践早有深入的研究,与我们共享许多作文理念。但与来自三湘四水的广大教师的磨合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个青年教师需要连续两三年来参加阅卷,才渐渐与评卷核心组统一思想,但阅卷队伍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新兵们潮水般的涌来,带着马二的自信和执着,锲而不舍的与你“切磋”。尽管最终是依据核心组的标杆和细则执行任务了,但观念的碰撞是否真的产生了化学作用,我心存疑虑。因为十几年后的作文现状,与十几年前的作文,并无明显改观。

高考生的作文,大体是议论文。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和高校选拔人才的素养要求,高中生必须能掌握和运用这一文体。然而从高考考场作文(考场写作时间太短,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写作能力,但思维格局和质量大体能体现)的实际看,大部分考生尚不能胜任这一文体的写作。也就是说,我认为中学的议论文教学是失败的,语文老师们在工地上忙忙碌碌,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建成。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废墟。

到了大学,老师们在写作课上对新生们说的头一句话往往是:先去掉你们脑海中那种刻板的写作模式,从培根、蒙田、伏尔泰、尼采和鲁迅、胡适们的文章开始,重新学习怎么写议论文,你们在中学学的、甚至引以为自豪的,都是乌有。

所谓“刻板模式”,其实就是定式思维,拿到任何题目,都以一个固定的模板加以建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不会,就以“观点+例证”的形式替代;纵向分析不会,就横向联想;矛盾分析不会,就正反举例。结尾呼应开头,开头以引用或排比先声夺人……

模板化反应在人们认识事物、组织思维的初期是必要和必然的,但在进入十七、八岁,即将成为一个市民社会的公民的时候,特别是在21世纪这样一个全球进程不断加快、信息爆炸、多元价值共存和相互对话的背景下,要自我规划发展、参与社会的时候,这样的一种反应就会显得像儿童一般幼稚,或者像山顶洞人一般古老而蒙昧。

但我们的语文老师普遍表现出无力帮助这些幼稚的孩子。因为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发展创造性思想,如何发展无定式复杂思维方式,自己都没有掌握。自己当初在大学中文系没有学过批判性思维,复杂论说文也是练得最少的文体。以至于有些老师写出的下水作文,竟然是“仿高考优秀作文”,模板化套式化痕迹历然。唯一能做示范的资本,就是用词更雅,句式更整饬,这也是中文教育剩下的一点老底子了。但这种“泛文学化”未必不是一剂毒药,它产生的效果适得其反:在湖南的高考作文阅卷现场,这种空洞而华丽的文字是被批判和否定的。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教育:为全民获取质量》(Teaching and Learning:Achieving Quality for All.Paris:UNESCO,2014,295),明确提出:“教育质量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作为全球公民所必需的可迁移技能,如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问题解决和冲突解决的能力等”。此后不久,2016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其核心素养框架界定为三大领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六项指标(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者的精神是相通的,其目的是要落实“21世纪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表现在写作素养上,则可以推断,其核心素养应该是自主意识、人文底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与此相应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对作文命题的改革,即由材料作文改为“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改革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于过去写作中的“套板反应”是有消解作用的:一是诉诸语境——不可抽象陈义,离开具体问题空发千篇一律的议论;二是诉诸对象:要求看对象说话,谋求真正的沟通,不可自说自话,并要求尽量说实话、真话;三是诉诸分析:问题和任务需要分析和比较,寻求最佳价值或创意,需要因果逻辑和演绎推理,例证的价值最小化了,简单分析也不够用了。

但道理上如此,实践检验又是另一回事。一方面某些命题未必是真“任务”,另一方面消解旧模式非一日之功。其中特别是“科学精神”,五四以来100年,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立足之难,难于上天。

我很高兴的看到行威在一片废墟上默默建造起一座小土房,尽管简陋而朴素,没有过多的修缮和装饰,但颇为难得的是,其中有基于谙熟学情的对学生考场作文的精当评点,更有对高考作文命题用意乃至整个《考纲》的深刻透视;既有技法的指导,更有对技法的超越;既有指导基本程式的“死法”,更有体现生命智慧和灵性的“活法”;而后者尤为难得,是行威在废墟上苦心孤诣的创构。我以为,这既能为学子们遮风挡雨,又能为暗夜中摸索的同志提供一个论道的场所。其中或有“红泥小火炉”温就的“绿蚁新醅酒”,让来此暂驻的同志们畅饮而归……不亦快哉!

来源:红网

作者:颜宇东

编辑:肖娟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6/20/56043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