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6月24日讯(通讯员 李菁)近日,邵阳市新邵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来自某乡镇的祖孙两名患者,患者吃了野生蘑菇后,表现为上吐下泻,经急诊洗胃及输液处理后症状好转。然而,24小时后其精神持续乏力,化验血为肝功能急剧恶化、血小板下降,医生由此确诊为吃野生蘑菇导致严重中毒,需进行持续血液净化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目前,通过医生精心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患者进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
据新邵县人民医院医生介绍,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每年频繁发生,误食毒蘑菇中毒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野生蘑菇由于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一直深受老百姓喜爱。一些有毒的野生菌与可以食用的野生菌形态相似,老百姓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导致误采误食引起中毒。在湖南,剧毒的鹅膏菌主要集中在6-7月份出现、亚稀褶红菇集中在7-8月出现。误食剧毒蘑菇引起的中毒症状明显表现出四个阶段:潜伏期、急性肠胃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今年截至目前,新邵县人民医院已共收治了11个蘑菇中毒患者。
邵阳地区常见几种剧毒蘑菇。
“野生蘑菇中毒,72小时之内千万不能松懈治疗,随时都有病情加重恶化的可能。”县人民医院ICU主任刘锋钢说,很多农村老百姓对食用野蘑菇存在中毒风险不够了解和重视,往往在输液治疗病情稍微好转后就马上自行出院。对此,刘主任郑重提醒:蘑菇中毒存在假愈期,千万不要因为恶心、呕吐等不适减轻就掉以轻心,因为胃肠炎症状好转后,毒蘑菇仍可能损害肝、肾功能。
来源:红网
作者:李菁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