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者再走长征路丨古驿站里的“传家宝”

来源:红网 作者:郭千千 编辑:廖浩宇 2019-06-27 23:13:1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6月26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湖南。在湘期间,红网时刻记者将和中央媒体及省市媒体一同走进桂东、汝城、道县、城步、绥宁、通道等地,探寻红色故事,重温红军长征的光辉足迹。

777.jpg

杨光清坐在“新铺里”农家乐一间堂屋的台阶上,向记者讲述马灯的故事。

44444.jpg

“新铺里”农家乐内的苗族农耕文化博物馆。

红网时刻记者 郭千千 城步报道

6月27日上午,红网时刻记者来到位于城步县下团村的“新铺里”农家乐。古香古色的老式木屋,装扮充满着苗族风味。沿着阶梯走上木屋阁楼,那里是店主杨光清、刘仁秀夫妇建的“苗族农耕文化博物馆”,其中最为珍贵的一件藏品,是一盏锈迹斑斑的马灯。

“这盏马灯是1934年秋,红军长征过丹口时送给我娘和我奶奶的,至今已有85年了。”从杨光清的口中,我们听到了莲花桥战斗和一盏马灯的故事。

1934年秋,湘江战役后,红六军团西征,从广西进入城步。9月11日,该军团担任后卫的17师51团3营在丹口镇下团村莲花桥一带,与追击的国民党保安团发生遭遇战。

1111111111.jpg

莲花桥。

22222.jpg

莲花桥对面的红军烈士墓,当时有2名红军战士在莲花桥战斗中牺牲。

“莲花桥是座风雨桥,有桥墩、有石碑、有木柱,地势较高,红军在桥头桥尾各安一挺机关枪,向匍匐前进的敌人扫射,打的敌人抬不起头。”杨光清说。成功击退敌军后,红军部队或抬或搀扶着十几位伤员,沿着河边大路,向当时的古驿站,现在的“新铺里”农家乐走来。

“当时驿站里有我娘和我奶奶,我奶奶是个苗医,略懂一些医术,红军抬着伤员路过,要我奶奶帮忙救助伤员。”杨光清告诉记者,红军当时安置了十几名伤病员在驿站,其他人则住在下团村永兴庵和冲口庙。“奶奶亲自上山采药,为受伤的红军战士医治。”苗医的土方法十分管用,在驿站修养2天后,伤员情况大有好转。

9月14日,红军启程往丹口镇大桥头村出发,大部队经过驿站时,营长周仁杰命一个战士取出一盏当时配备部队常用的马灯,送给了杨光清的奶奶。“周仁杰对我娘和我奶奶说,你们热心救助了红军伤病员,本当重金酬谢,可惜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也拿不出银两。我看你们家人晚上用松明照光很不方便,这盏马灯送给你们,作为酬谢和纪念。等革命成功,红军会记得的。”红军的话让俩人十分感动,这盏马灯也被杨光清一家保存至今。

33333.jpg

红军留下的马灯。

故事说完后,杨光清将马灯从展柜里取出,向记者展示。只见马灯的玻璃罩上凸印“老人头”商标图案,“老人头”的下方有繁体字“美最时”三个字,油灯底座镌刻有汉字“大茂行”,“大茂行”上方刻有英文字母“DAHMOW”,马灯油壶的另一边,注油口的旁边也有英文大写“MADE IN CHINA”,玻璃罩启上时可以点灯或吹灯,放下时可以防风防雨。据杨光清介绍,“美最时”马灯是100多年前德国人在中国山东青岛办的一家中外合资工厂生产的,民国时期普遍配备于军队。据悉,当时这种制造精美的马灯售价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劳动收入。

“当时红军都不住老百姓家,住在村头的庙里,用稻草做铺盖,离开时把稻草放回原处,整整齐齐。这盏红军赠予的马灯我家已经保存85年,更是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见证。”杨光清表示,从小他就听母亲讲述马灯的故事和红军送马灯时留下的话,马灯也陪伴杨光清一家度过风风雨雨,看着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我还要继续将马灯保存下去,把红军的光荣传统继承和发扬。”杨光清坚定地说。

来源:红网

作者:郭千千

编辑:廖浩宇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6/27/56194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