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中国动力谷动力谷大厦。图/王琦
谢光明正在检测设备。
阮冠华一家三代的照片。年龄最小的阮冠华也在2014年回到株洲成为转向架事业部的一名员工。
我国首列1.0版商用磁浮列车:2015年12月26日,我国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铁路在长沙开通试运行。列车由中车株机公司研制。
中国首列2.0版商用磁浮列车:2018年6月13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列2.0版商用磁浮列车在中车株机公司下线,是全球速度最快的长导短定子磁浮列车,意味着中国磁浮列车技术取得新突破。
中国首列3.0版商用磁浮列车:中车株机公司正在研发的200kmh速度等级长导长定子磁浮列车,为我国城际轨道交通提供了另一种新的选择。车辆将于2020年初下线。
如果说,过去株洲作为铁路枢纽,被称作火车拉来的城市,那么如今,它已用强硬实力,捍卫了自己“动力之都”的美名。
韶山、和谐系列电力机车,从这里走出去,奔驰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飞驰的复兴号高铁上,一颗澎湃的中国芯,和株洲的脉搏一同跳动。
在车间里,在轨道上,“动力”意味着能量,更意味着那些有着澎湃之情、拓荒之力的奋斗者们。
从地理上来说,株洲是一座因洲而得名的城市,是全国唯一的“州”字带三点水的城市。古时候,株洲一带多产槠树,河中多沙洲。如今,比株洲叫得更响亮的,是株洲·中国动力谷。
动力谷的“动力”,指的是以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为主的产业,驱动这股动力的源头,来自株洲自身的底气,70年来,株洲轨道交通产业从快速发展迈进了跨越发展的阶段,业已成为株洲打造中国动力谷的龙头产业、支柱性产业。
6月25日至27日,潇湘晨报记者走进株洲“动力谷”,深入中车株洲生产与研发一线,聆听动力引擎的澎湃声音,感受株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
故事
从蒸汽到电力,三代人的机车缘
“我父亲那一代,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6月26日,在株洲中机转向架事业部,年近五旬的阮东臣回忆起父亲,一脸的崇敬。
阮东臣的父亲阮永望,是株洲中机第一代“拓荒者”,参与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的研制,他则经历了企业彻底告别修理蒸汽机车、全面转产电力机车的历史性时刻。而阮东臣的儿子,更参与了公司“为世界造车”的全新时代。
三代人,用70年的坚守,在这片热土上,传承祖辈,父辈与机车结下来的缘分。
株洲铁路产业的起步,可以上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田心厂”。
1949年底,年轻的阮永望收拾好简单的行李,离开武汉钢铁厂,来到株洲田心,成为中车株机的一名工人。
“刚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这个地方。”阮东臣讲起父亲向他口述的内容,让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当时的画面:荒芜的厂地,破旧的砖房,没有独立的办公室,没有像样的试验设备,也没有足够的技术经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苏联专家离开时带走了资料,缺乏专业资料的技术员们,咬着牙开始自己尝试画图纸。
1958年12月28日,株洲所首批创业者参与的国产第一台电力6Y1型1号车问世,奠定了我国电力机车研制领域的地位。
“这意味着,蒸汽时代彻底告别,更加快速的电力机车时代开启了。”阮东臣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火车“匠人”,在韶山1型电力机车的生产参与过程中不断钻研。
1979年,刚满17岁的阮东臣,接过了父亲的担子,1979年7月,他第一天来到厂里报到,当时厂里正在组装韶山1型电力机车(165)号车。在阮东臣手中,从韶山1型,到韶山9型。再到韶四B型车,韶四改,韶四B重载电力机车,一列列火车从跑遍全国,到跑出国门,技术越来越先进。在零部件之间和轰鸣的厂房,阮东臣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曾经盼望着父亲归来给自己带蜜枣冰棍的愣头青,也成为了师傅和父亲。“我带出了五个徒弟,现在都做得挺不错的。”提到这,阮东臣会心一笑。
阮东臣工作和生活中的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儿子,“工三代”阮冠华在退伍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轨道交通这份事业。2014年,他回到株洲成为转向架事业部的一名员工。
“手中即便是一颗螺丝钉也要拧好,因为它们将会构造成我‘孩子’的模样。”阮冠华说。
创新
“全科医生”的机车排障发明
6月26日,在中车株机机车调试车间,一位“全副武装”的中年男子半跪在地,一手持操作仪,一手拿着仪器探头对着车身进行测试。看上去,和医生听诊时的样子有些相似。
“我虽然干的不是医生的活,但和医生类似,保证每台车经过检测后,都‘身体健康’的下线运行。”他说。
谢光明,被誉为高速列车“全科医生”,他的工作,就是确保每一辆机车性能完好、质量可靠、安全地驰骋在轨道上。
头顶2万5千伏高压、脚踩380伏电压,几乎每天,谢光明都要在强电场的环境里给车头做“全身体检”,每检测一台机车需要对1万多根线路检查,容不得半点马虎,且耗时耗力。
谢光明琢磨着,去找一个更有效的办法。他设计了一个检测仪,只要指示灯一亮,就能知道线路是否有故障。如今,这个火柴盒大小的检测仪,成为班组解决线路故障的“神器”。
谢光明笑称,自己算是半路出家的机车电工,但他善于琢磨,用智力创造效率。为避免同事们走弯路,谢光明编著了一本《机车调试案例集》,还原故障现象的同时,总结提炼工作经验,成为机车调试的“九阴真经”,也成为同事们提高技能的教科书。
一名调试“菜鸟”变成一位能处理各种机车“疑难杂症”的“全科医生”,谢光明把排除疑难故障当成一种特别的“消遣”。
如今,他带领的团队已连续6年获得公司技术攻关一等奖,主持或参与技术攻关10余项,节约工时8000余小时,降低成本500多万元;发明的先进操作法在中车集团城轨、磁悬浮、新能源等产业得到推广运用,还有4项发明正在申请专利。
未来
“让高铁车窗成为电子屏幕”
2018年,“复兴号”高铁正式投入使用。电磁干扰小于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高铁,人均能耗节约17%,保证了350公里运行时速的经济性,1000多项发明专利,构成了“复兴号”扎实的技术体系。
“因为目前350公里/小时的速度等级在国际上是没有标准的,中国走在了最前面”。在“复兴号”的研发和创新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洲所首席科学家、我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领军人物丁荣军及其团队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0年,由于技术落后,我国列车最高时速仅为100公里,而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速列车,时速已达300公里。丁荣军便下定决心,造出与国际列车比肩的高速列车。
曾经的“技不如人”,让丁荣军抱定必须秉承科技创新的理念,现在的中车株洲所已经成功建立起自主先进的牵引传动和控制技术体系、标准,其中传动控制、变流器设计和网络控制3个核心技术水平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运行的“复兴号”并没有停下技术研发的脚步。
目前,由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团队主力研发的永磁驱动系统已经装车,正在接受考核,400公里/小时的变轨距车甚至是超越600公里/小时的磁浮车正在研发,高铁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技术也正在研究。
对于人工智能在高铁方面的应用,丁荣军所带领的科研团队也有新的想法:比如,在未来,乘客走上高铁如走进家门,不仅有个性化的娱乐设施,甚至车窗就是电子屏幕,轻轻松松就能忘却旅途的疲劳……
记者手记
做新技术的“摇篮”
21世纪的中国,有两张以速度为特征的巨网,正在改变着城市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一张,是线上网络,它以信息技术,革新了商业模式,让交易变得自由随心,一张,是线下网络,它以高铁速度,改变了中国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株洲不仅仅要做被火车拉来的城市,更要依托传统积淀,提速创新驱动,做动力的“摇篮”,要敢跑出自己的中国速度。
在中国制造的版图上,鲜明的“株洲印记”越来越多。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依托传统优势,可以寻求科技创新与经济升级的结合点,可以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助力经济的转型升级。这是株洲用智慧和汗水铺出来的成长之路。
潇湘晨报记者 陈诗娴 株洲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陈诗娴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