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杨校长在怀化住院了,我们去看看。”6月下旬,一位老师因病住院治疗,牵动了中方县蒿吉坪瑶族乡众多群众的心。
瑶乡群众牵挂的杨校长是蒿吉坪民族学校原校长、现任党支部书记杨贤生。这位土生土长的瑶家汉子,在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6年,把全部青春和心血献给了瑶乡的教育事业。他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中国好校长等荣誉称号。
扎根瑶乡育花蕾
蒿吉坪瑶族乡离县城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素有中方县“青藏高原”之称。
1982年,杨贤生高中毕业后,主动申请到蒿吉坪最偏远的助溪村小学任代课老师,因为那里缺老师,开不了课。
在助溪村小学的5年,杨贤生一个人要教3个年级,生活清苦,责任却大。有的学生离校10余公里,山路险峻,每逢刮风下雨,杨贤生坚持送学生回家。
后来,对于路远的几个学生,杨贤生让他们和自己同吃同住,因担心学生生病,他还特意准备了一个小药箱。晚上在辅导孩子们完成家庭作业后,还教他们画画、练字、吹笛子。
杨贤生懂得,没有坚实的专业知识,难以挑起教学重担。于是,他通过招考到师范院校进修,刻苦自学获得了本科文凭。近年来,他积极探索“日记作文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2010年,杨贤生担任蒿吉坪民族学校校长后,充分利用担任两届怀化市人大代表的优势,广泛联系爱心人士捐资助学,建成了新的教学楼、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洒向学生都是爱
从教师到校长,再到书记,变化的是职务,不变的是杨贤生爱生如子的情怀。
在杨贤生的办公室里,至今仍摆放着一个小药箱,自学过医理的他随时应对孩子们的小病小痛。前不久,学校4年级学生乙酉手臂上长了一个小脓包,杨贤生给乙酉涂药治疗。随后,杨贤生去家访,了解到他父母因病致家庭贫困,当即决定,乙酉和姐姐的学习用品、课外书籍等费用,由他负责解决。目前,杨贤生还资助着4个学生。
“感谢您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您是我最敬重的老师……”这是杨贤生过去的学生杨菲写给他一封信中所说的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
杨菲在校学习期间,父亲病逝,母亲改嫁,面对残缺的家庭,杨菲十分自卑。杨贤生慷慨解囊资助她,让学生和她交朋友,让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在学生面前,杨贤生总是笑容满面,36年资助过多少学生,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但一回到位于学校家属楼40平方米的住房,他的心情就会变得无比沉重。
这是一个特别的家。妻子没有工作,他的两个孩子均患顽性瘫痪,虽已成年但还不会走路,一日三餐、换衣洗澡都需要照顾。每到晚上,杨贤生想起自己孩子的将来,只能偷偷地流泪。天亮了,他知道学生们需要他,于是抹干眼泪回到学校,仍然面带微笑。
杨贤生扎根家乡兴教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学生们,如今大学毕业回到母校工作的就有7人。
“我愿做瑶乡一束光,照亮孩子们的成才之路。还希望我这束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杨贤生看来,乡村教育的振兴,离不开能扎根乡村的优秀师资力量。
瑶族文化传承人
走进蒿吉坪民族学校,记者发现,学生穿的校服都是瑶族服饰,课间操跳的是竹竿舞。据了解,该校是我省第一个以民族服饰作为校服的学校。
“让孩子们穿上瑶族服饰,是为了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杨贤生说:“如果优秀的瑶族文化失传了,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失职。”
针对古老的瑶鼓面临失传的状况,带着一份感情和责任,杨贤生承担了瑶鼓文化传承工作,利用空闲时间,他收集了瑶鼓鼓点38种,号子韵点16种,整理出厚厚的一本瑶族文化资料。为此,他被市县文化部门授予“民族文化传承人”称号。
传承民族文化从娃娃抓起。在杨贤生的倡导下,学校成立了“瑶族文化兴趣小组”,唱瑶族山歌、打瑶寨腰鼓、跳瑶族舞蹈,全校学生都自觉加入了兴趣小组。他还将高脚马、陀螺等民族体育纳入体育课。
去年7月,在怀化市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杨贤生带着瑶乡的孩子们摘得奖牌28枚,震惊赛场。(记者 肖军 雷鸿涛 通讯员 汤惠芳 陈俞彤)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雷鸿涛 汤惠芳 陈俞彤
编辑: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