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前的一个夏天,红六军团作为先遣部队,在湖南桂东寨前镇誓师西征,开启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大幕。
红军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战斗之惨烈、环境之恶劣,在世界战争史甚至是人类文明史上都极其罕见。在漫长征途中,红军经历大小战斗600余次,跨越河流超百条,翻越高山40多座,走过茫茫沼泽……
对于我们身处新时代的记者而言,这些数字是惊人的,但也是抽象的,我明白战争的残酷,知道先辈的浴血奋战,了解革命理想的崇高,但却一直缺少共鸣,直到走上长征路。
那段似乎远去了的血与火的历史,真实地展现在眼前。那种似乎模糊了的壮烈情怀,在身体里澎湃激荡。那些静静躺在岁月中尘封的细节,顿时跳跃起来,鲜活起来,仿佛触手可及。
湖南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牺牲最惨烈的省份之一。红军长征中最危急、最惨烈的湘江战役就发生在湖南道县,绝命后卫、断肠明志的故事也都发生在这里。
1934年11月底,红军准备抢渡湘江,湘籍师长陈树湘带领红34师在道县临危受命掩护红军主力过江。红34师拼死顶住数倍于己的敌人,鏖战四天五夜,成功完成掩护任务,却已无力跟随主力过江,在返回道县打游击的途中数度被围剿,陈树湘也腹部中弹受伤。据史料记载,他的伤口大到肠子能流出来,战士们找了个碗,压住伤口后简单包扎。此时,34师的人数已从6000人锐减至不足百人。陈树湘带两个班掩护余部突围,战至只剩四个人后不幸被捕。
敌人得知他的身份,欣喜若狂,想把他交给上级讨赏。陈树湘为了不当俘虏,趁敌不备,撕开自己的伤口,绞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他用这样悲壮的方式,履行了自己的誓言: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湘江战役是红军生死攸关的一战,虽突围成功,但损失惨重,总人数从战前的70000人锐减至30000人,数万红军战士长眠于此。
看到散落在乡间小路旁的红军墓和当地人民群众为缅怀先烈树起的纪念碑,那些抽象的数字突然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深知,他们那时正是像我们一样的年轻人,有的甚至比我还要小很多,但他们却倒在了异乡,化作了尘埃,大多数人到现在也不知姓名。
观潮君不禁想:是什么让这些正值大好年华的青年选择了一条充满凶险的道路,并迸发出巨大的力量,产生视死如归的气概?是信仰,是对共产主义无比坚贞的信仰,以及对党的无比忠诚!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学习,经历了青春的叛逆,找到喜欢的工作,享受爱情的甜蜜,有了幸福的家庭,陈树湘和他的战友们,却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为了我们今天拥有的生活,倒在长征的路上,再也没有起来。
往事并不如烟,历史就在眼前。
信仰的力量让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因为,这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军队,他们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相依。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是自己有一床被子,也会剪下半条留给老百姓的人。”
当年红军经过湖南汝城沙洲村,三位女红军将自己唯一的被子剪下半条留给了当地村民徐解秀。“半条被子”的故事广为流传。
老实说,在来到半条被子发生地湖南汝城沙洲村前,观潮君对“半条被子”的故事是有很多疑问的:多大的剪刀才能把被子剪成两半?女红军为什么会随身携带那么大的剪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红军,为什么不把被子全部留下,只留下半条?
观潮君带着疑问来到“半条被子”发生地湖南汝城沙洲村,走进当年三位女红军住过的地方,见到了收留红军三天的村民徐解秀老人的小儿子和曾孙女。
听完他们的讲述,观潮君才知道,红军长征时条件非常艰苦,所谓的棉被,只有一床被单里薄薄的一层棉絮,普通的剪刀就可以剪开。当年的三位女红军是卫生员,随身携带的剪刀是用来剪纱布的医用剪。当时,她们看到徐解秀家只有一床破棉絮,本意留下三人唯一的被子。当徐解秀心疼三位姑娘说什么都不肯收下,其中一名女红军才剪开被子,留下一半。
如果不是到了故事发生地,见到亲历者的后人,观潮君不会知道,原来故事还有后半段。
红军走后,敌人回来了,半条被子被烧毁,徐解秀也因为收留红军被罚。苦难并没有削弱老人对红军的情感。革命胜利后,老人时常拖着小脚在滁水滩上盼三位女红军归来,因为她们走时曾说,等革命胜利了,会回来送老人一床新被子。
“我曾祖母一等就是五十年。”徐解秀的曾孙女讲到这时,哽咽落泪。1984年11月初,重走长征路的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走到沙洲村,徐解秀老人不停追问当年的三位女红军在哪:“我现在已经有被子盖了,只是想她们回来看看我”。是的,老人在等的不是一床新被子,而是一段未了的朴素情缘!
罗开富发稿帮老人寻亲,让大家知道了三位女红军。邓颖超看到报道后,联合蔡畅、康克清等15名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帮老人寻亲,并且委托罗开富给徐解秀送去一床新被子。邓颖超请罗开富转达:“悠悠五十载,沧海变桑田。可对那些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帮助过红军的父老乡亲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请罗开富同志捎句话:我们也想念大爷、大娘、大哥、大嫂们!”
半条被子雕塑
虽然三位女红军始终没有音信,也许在战火纷飞的长征路上,随时都可能没有音信,但是她们曾经的承诺,后人为她们兑现了!
1934年到1984年,这是一个跨越了50年的故事。不管是长征时,还是解放后,红军都与人民血脉相依,无法完成的承诺,总有人继承。
在当地这样的故事还很多。
收藏在湖南省汝城县档案馆的“红军借据”
1996年暮春的一天,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村民胡运海在砌灶的时候发现自家墙里藏了一个铁盒,铁盒里有一张借据。借据上清楚写着他爷爷胡四德1934年冬借给红军第三军团105担稻谷,三头猪和12只鸡。落款是当年红三军团司务长叶祖令。
敌人一直大肆宣扬红军是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的军队,所以当年红军行至官亨村时,所有村民都躲到山上。当时作为族长的胡四德半夜溜回家看情况,发现红军不住群众家,只在学校和祠堂旁边搭草棚。他渐渐发现红军跟他听到的不一样,于是召集村民都回到村里。
在与红军相处中,胡四德发现红军缺衣少食,有些人甚至几天未进食,胡四德在祠堂召集村民一起为红军筹集了借据上的那些物资。红军离开时,叶祖令很抱歉地告诉胡四德暂时无法偿还这些粮食,于是掏出纸笔写下了这张借据。红军走后,胡四德把这张借据藏了起来,一直到去世都没拿出来。
在汝城县档案馆,观潮君看到那张边缘已被虫啃食的毛边纸和那个装借据的铁盒。那张毛边纸很粗糙,但那个铁盒很结实。老人一直珍藏借据,却从未对后人提起。我猜想老人不仅仅是希望借据能有兑现的一天,更希望当年写下这个借据的人能亲自回去兑现当年的承诺。遗憾的是,叶祖令在长征路上牺牲了,年仅28岁。
胡云海将借据上交相关部门,经核实真实准确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在当年胡四德给红军筹粮的祠堂以1996年的物价给胡云海兑现了15000元人民币。而当时家徒四壁的胡云海捐出1万元给当地办学校。
为什么叶祖令要写下借据?因为红军有着铁的纪律。
桂东县沙田镇第一军规广场
在湖南桂东县沙田镇,矗立着一座“第一军规”纪念碑,1928年春,毛泽东在这里扳着指头逐条逐项地向部队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这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分别是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在这里,观潮君遇到了郭国齐老人,他的爷爷郭大洪就曾留宿过红军。“每个战士吃完茶水,都会放上一块铜板。借去睡觉用的门板会重新装上,稻草会整理好放回原处。”老人跟我们讲述着他爷爷告诉他的故事,“红军临走时看我家很穷,还送了我爷爷一床棉被和一床毛毯”。
毛泽东向工农革命军和沙田赤卫队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场景还原
现如今,那床棉被和毛毯都放在“第一军规”广场后面的一间小小的陈列馆。这间陈列馆的角落里还放着一个大水缸,它也是红军钢铁纪律的见证。
当年红军战士向村民借了一个水缸,归还后,村民发现水缸的上部有细小裂缝,装满水后会有轻微漏水,不装满则很难发现。事实上,水缸裂缝到底从何而来,无人知晓,但红军依旧照价赔偿。
观潮君不禁感叹:这样的部队,怎么能不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怎么会不获得最后的胜利呢?纪律,是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这个光荣传统,在新时代同样不能丢啊!
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年的革命老区已渐渐换上新颜。湖南桂东县,作为当年红军长征先遣部队的出发地,在脱贫攻坚战中也充当先遣部队,于2017年成功脱贫摘帽,成为湖南省第一个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湖南汝城县,“半条被子”的发生地,也于2019年上半年成功脱贫。
震撼、反思、领悟。重走长征路,对于观潮君来说,是一次“身临其境”的体验,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洗礼。
长征路上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待发掘,代代相传,长征精神也不该只是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具象的精神指引。关键还是要让这些故事与我们这个时代多见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在每个平凡的岗位爱岗敬业,就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
红网时刻特邀作者:观潮的螃蟹
来源:红网
编辑:刘仲九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