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山县土市镇:红军两次进新村 “门板精神”永难忘

来源:红网 作者:黄少友 孟江兵 王欣金 编辑:于佳丽 2019-07-04 11:42:5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永州7月4日讯(通讯员 黄少友 孟江兵 王欣金)据《蓝山县志》记载,红军长征曾两次途经蓝山县土市镇新村,1934年8月29日,红军第六军团借道于此,同年11月16日,红军中央纵队和一、三、五、八、九军团8万余人,也在此迈开了转战湘江的步伐。

在修缮一新的新村红六军团和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时不时地有游客来此踏寻红色足迹,或开展党性锤炼,村民李光生自愿当起了义务解说员。指挥部旧址大厅两侧,红军旗、锁表、大刀以及陈列室的上百件红军文物展示,仿佛让人穿越历史时空,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播撒革命火种的历史记忆依然历历在目。在新村钟水河畔,有一株620多年树龄,需几人合抱粗的古香樟,树下有座“中国工农红军渡口”的纪念碑。85年前,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的率领下,从嘉禾县进入土市镇时,在新村东侧遇钟水河,河面宽阔,河水湍急。新村村民背树木、拆自家门板、撮麻绳、用小渡船等抢架一座浮桥,帮助9000多红军顺利渡河。此后,中央红军也从这里渡河,为纪念这一渡口,村民们把此处取名为“红军渡”,把古树取名为“红军树”。

“我从小就听到老人家讲,红军就是从这个地方过河,我们新村的老百姓拆的拆门板、撮的撮麻绳、背的背树木,为了给红军顺利渡河抢架浮桥,这个就是我们新村的‘门板精神’。”蓝山县土市镇新村村民李光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

红六军团渡过钟水河后,村民得知红军是帮助穷人的队伍,纷纷给红军做饭,腾出房间给红军住。红六军团将指挥部设在新村李氏祠堂,还设立了电台,任弼时、王震、萧克也借住在村民家中。1934年11月16日,红军中央纵队和一、三、五、八、九军团8万余人在总司令朱德、政委周恩来、总参谋长刘伯承的率领下,越过钟水河新村渡口,攻占蓝山县城后朝宁远、道县方向前进。红军走后在新村留下了大量的宣传标语,其中一条“打倒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红总政宣”历经85年依然清晰可见。

蓝山县文史研究人员黄礼伟说,标语主要是宣传革命思想和红军抗日思想,所以国民党最怕就怕红军宣传,所以毛泽东说,红军长征是宣传队、播种机,那这里就是播撒火种啊。

来源:红网

作者:黄少友 孟江兵 王欣金

编辑:于佳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7/04/56843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