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沅陵:脱贫路上“领头雁”

来源:红网 作者:瞿云 编辑:康晓乔 2019-07-09 14:34:16
时刻新闻
—分享—

111.jpg

王铁钢近照。

222.jpg

王铁钢的蔬菜大棚。

红网时刻7月9日讯(沅陵站记者 瞿云)夏日的凉水井镇似域名般清爽。家住湖南省沅陵县凉水井镇王家岭村的欧秀珍老人,这个夏天心情特别好。

欧秀珍的老伴因重症前几年离世,膝下有一儿。记者走进欧秀珍家看到,虽然居住的房屋旧了点,但是房前房后干净清爽,家里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等等电器一应俱全,推开厨房门,飘荡一股浓郁的农家香味。

“能过上今天的日子,要托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托王书记的关心帮助!”

2015年,欧秀珍娘儿俩获得4000元的项目帮扶资金,自己又掏股金4000入股王家岭专业合作社,“啥也没干,年底仍然拿到一千元分红。”谈起入股合作社,殴秀珍笑呵呵。

王家岭养鸡专业合作社创办人正是村党支部书记王铁刚。该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7月,注资950万元,主要养殖蛋鸡。

“我是支部书记,是领头雁,形势逼着自己创业。”王铁钢不怕吃苦受累,就怕自己对不住支部书记一职。于是,他四处学技术,自费参加省内外专业培训,并掏腰包购买良种鸡种。

通过王铁钢的不懈努力,合作社的规模越来越大,知名度与日俱增。这期间,他先后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河北华裕集团等开展养殖合作,掌握蛋鸡育雏、养殖等管理理念和技术,发展现代化的设施农业,建成现代化鸡苗育雏中心4栋,恒温鸡舍126栋,5万羽自动化高科技鸡舍1栋。

合作社运动机制日趋完善,规模不断壮大。王铁钢在实践中探索出“吸纳社员、就业带动、资本入股、资金互助、资产承租”五种帮扶模式,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形式,实行“五统一”的管理方式,吸纳社员126户。

2017年10月,王家岭种养一体化产业示范园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该项目是市产业建设重点项目,规划总面积10000亩,第一期规划于去年已完成1100亩,以蛋鸡养殖和果蔬种植为主,其中,果蔬区建成了5亩高标准温控育苗大棚、5亩综合服务区、25亩果蔬观光基地、400亩连体钢结构塑料大棚、600亩简易单体大棚和全部配套滴灌等现代农业设施建设;蛋鸡养殖区建成了10万羽蛋鸡全自动饲养示范基地,育雏42天的现代化鸡苗育雏中心4栋,恒温鸡舍126栋,年产值已达5000多万元,年利润800万元,社员年均收入6万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王铁钢介绍,无论是之前的养鸡合作社,还是如今的产业园,成立之初的初心就是帮扶贫困人口,使命是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

王铁钢没有忘记初心和使命。2017年,产业园结对帮扶贫困户356人,分红170880元,人均480元;2018年新增帮扶对象525人,分红105000元,同年,对贫困户分红275880元。

产业园与下属12个合作社开展互助合作,在12个村建立生产基地(其中6个扶贫村),入社贫困户1152人,2018年分红126720元,12个基地所在村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村集体创收共计6万余元。

在产业园的生产建设中,优先聘用本地贫困户,全年用工共计9000余人次,发放务工工资70余万元。在生产的同时,产业园还培养了熟悉蔬菜产业生产的贫困户技工237人,为他们练就了一技之长。

该村贫困户张怡荣加入合作社后,利用 “资本入股”帮扶模式搞养殖,他实现了“两个”跨越:头两年还清了扶贫贷款,退出了贫困户;后两年每年收入过了4万元,走进了致富行列。

“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张怡荣如今在产业园有工做,收入有保障,自个还办了个小型种养场,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由衷感谢王铁钢。

“保底分红‘零风险’,提升了村民入社(股)的积极性。”镇干部李秀玉介绍,通过加入合作社,该村有42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21人已走出贫困线。

展望未来,王铁钢信心十足。他表示,产业园围绕该镇打造“果蔬特色镇,魅力凉水井”的总体产业布局,新建果蔬大棚1000亩,其中高科技蔬菜大棚75亩,同时投资200万元扩大有机肥生产,提高肥料品质,减少环境污染,真正地实现蛋鸡养殖富乡民。

来源:红网

作者:瞿云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7/09/57009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