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心!小区雪松树下“萌萌哒”的蘑菇可能有剧毒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编辑:向宏鑫 2019-07-09 16:48:50
时刻新闻
—分享—

675848034.jpg

7月8日下午,湖南省食品安全办、省市场监管局举办“毒蘑菇”专题科普活动。

红网时刻记者 刘璇 实习生 邬丽 长沙报道

强降雨季节的来临,为野生蘑菇生长提供了充足养分。“毒蘑菇大部分生长在山村,其实,人们往往忽视了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公园和学校里,也有毒蘑菇的身影。” 为了解锁更多毒蘑菇安全知识,切实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7月8日下午,湖南省食品安全办、省市场监管局举办“毒蘑菇”专题科普活动,警示社会公众:提高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勿采勿食野生毒蘑菇!活动邀请了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主任、教授陈作红,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梁进军作专题科普解读与分析。

警惕城市里的毒蘑菇

1.jpg

肉褐鳞环柄菇。

2.jpg

剧毒的肉褐鳞环柄菇一般长在雪松树下。

陈作红介绍,近年来,在城市的小区、公园、学校里,也发现了野生毒蘑菇的身影,它们一般生长在雪松树下,比如肉褐鳞环柄菇。

肉褐鳞环柄菇个子较小,菌肉粉白色,近表皮处带肉粉色,多生长于夏秋季节的林下、路边及房屋周围的草地上。看起来“萌萌哒”,却含鹅膏毒肽,剧毒。一旦误食,会对肝造成巨大损害,致死风险非常高。

与其他蘑菇中毒不同的是,肉褐鳞环柄菇因含剧毒鹅膏毒素,中毒后会具有较长的潜伏期。误食后发病较慢, 6-12小时后才会出现中毒症状。潜伏期过后,则会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霍乱型”腹泻等肠胃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酸碱紊乱、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脱水和低血压,但期间肝功能相关指标往往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含鹅膏毒素的蘑菇中毒会有一个假愈期,给人造成症状消失,近似康复的假象,很多人因此以为没事了选择出院,然而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等到假愈期过后,患者又会重新出现腹痛、带血样腹泻等症状,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黄疸,肝肿大,转氨酶急剧上升,严重的高达几千甚至几万,肝肾功能恶化,凝血功能被严重扰乱,引起内出血,最后导致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5-8天死亡。

陈作红说,以往误食野生蘑菇中毒大都是山区老百姓在山野田间采集。但是这两年来一些城市居民(主要是一些60岁以上的妇女)在以上这些地方也误采误食肉褐鳞环柄菇,导致严重中毒。因此,对于城市居民,宣传毒蘑菇也很重要。

“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形态上极为相似,这是误食的根本原因。”陈作红建议,对于老百姓来说,除非某些经常采食的野生菌种类,例如,松乳菇(又称枞菌或寒菌)可以采食外,其他的种类建议不要采食,特别是“头上戴帽、腰间系带、脚上穿鞋”的蘑菇千万不能采食!

野生蘑菇“八戒”要记牢

截至7月7日,今年全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共收到有关毒蘑菇中毒事件报告88起,307人中毒, 10人死亡。 与去年同期相比,中毒事件与中毒人数有所下降,但野生毒蘑菇的防控工作仍然不容小觑。

梁进军介绍,在湖南,通常导致中毒的毒蘑菇种类有30多种,可产生7种不同的中毒症状类型。其中80%以上的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是由鹅膏菌属的种类所引起,最主要种类为灰花纹鹅膏菌和裂皮鹅膏;其次,20%死亡是由亚稀褶红菇所引起。灰花纹鹅膏菌是湖南分布广泛、最毒种类之一,一般在6月上旬—7月中旬的高温潮湿季节生长于石栎、刺栲等阔叶林中。

对于野生蘑菇,一定要做到“八戒”:“不吃不熟悉的;不吃过小的;不吃鹅膏菌;不急火快炒;不吃多种;不给小孩老人吃;不同时喝酒;不吃太多。”梁进军表示,“一旦发生中毒,对老百姓就是毁灭性的打击,蘑菇中毒一定要以预防为主。”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7/09/570414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