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救援被困群众。摄影:耿培智
灾后清理垃圾。摄影:李正梁
红网时刻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袁立佳 长沙报道
身上的红疹已经结痂,红印慢慢淡化。刚满18岁的张濠去年年底才完成了新兵培训,这满身的红疹仿佛一件战袍,消失在体表却透入骨髓,标志着他成功蜕变成了一名真正的武警战士。
7月9日傍晚,受大雨影响,株洲醴陵市渌水水位暴涨溢出,导致河道附近低洼地带的大量群众被困家中。当晚接到命令后,张濠和其他38名战友迅速从长沙赶去营救。
红疹是张濠第一次在“战斗”中受伤,他和大部分参与此次救援行动的战友都是武警长沙支队机动一中队的“00”后新兵。在这次抗洪救灾中,这群年轻武警官兵展示了“靠得住、打得赢”的表现。
“有人吗?我们是武警,我们来救你了,请摇一摇你们手中的灯光,我们立刻过来。”张濠和冲锋舟上的战友竭力呼喊着。当晚醴陵仙岳山街道一片漆黑,为了防止有居民触电,所有电力早已被切断,张濠只好和战友们借助微弱的手电筒灯光驾驶冲锋舟缓慢前进,寻找被困村民。
突然,一仓库二楼传来了一名妇女的求救声,张濠和战友们赶紧将冲锋舟靠了过去。里面有一对母子,看到武警过来了,他们急切地想从窗口跳上船。但那个窗口距船太高,一个不小心就会落入水中,此时水最深之处有三米高,情况比较危险。“来,踩到我的肩膀上。”张濠毫不犹豫地将双手支撑在墙上,用脊背当作踏板让母子成功登船。凌晨三点,返转的第一艘冲锋舟将母子俩人平安转移。
张濠和战友们一家一户地靠过去,将受灾群众和水中的物资运上船。救援工作整整持续到早上七点半,灾情全部得到了控制。返回途中,张濠说他身上很痒。那时才知道,张濠皮肤极其敏感,由于长期在水中运输物资,全身已经全部起了红疹。战友问他:“开始你难道不感觉到痒吗?”他说:“当时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心里只想着就是赶快把人和东西运走,在水中的冰冷已经盖过了全身的瘙痒。”
10日下午五点左右,街道积水已经全部退去,大量淤泥和垃圾淤积在居民区以及商业区,官兵们接着用铁铲和扫把清理地上淤泥。
“张濠,你没去休息吗?皮肤过敏不难受了啊?还用手来掏?”
“没事!这不是工具不够吗?大家一起尽早弄完,大家可以早点回去!”张濠摆了摆沾满淤泥的双手笑着回应班长的关心,还有不少战士和他一样用手捧起了垃圾。
很多战士的迷彩服被汗水浸湿,脸上沾满污泥难以辨认,却无一人叫苦。附近的居民主动向官兵递来了水和西瓜,部分居民甚至主动参与到清淤工作中,到下午6点左右,街道路面淤泥已经基本清理完毕,群众生活得以恢复。
此次救援,张濠在洪水中共运输物资一百余件,协助转移受灾群众十二名。他告诉记者:“在赶往灾区的路上我还有些忐忑,在脑海里想了很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处理事情的办法,到了现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凶猛的场面,但是,作为一名军人,我也想做最美逆行者。”
张濠说,自己在部队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属,有时在周末休息时,拿着手机与同学视频聊天,翻看他们的朋友圈,泡吧、旅游、唱歌,生活可谓是精彩纷杂,但这个来自农村的新兵说,“那样的日子我过不起更不想过,而部队有着严格的秩序、艰苦的训练,在锻炼我身体的同时也在磨砺我的意志、打磨我的心性,我想一直留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反复地锤炼,我坚信百炼成钢,我要当钢枪,更想做兵王。”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袁立佳 耿培智 李正梁
编辑:陈雪骅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