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晚,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刚刚获得第30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黄奕远和彭凌峰(右)。图/通讯员苏晓玲
7月21日,第30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IBO)结束,中国队4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其中2人来自湖南,分别是湖南师大附中的彭凌峰和长沙雅礼中学的黄奕远。
彭凌峰以理论第一、实验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完美地拿到了“世界第一”;黄奕远总分位列世界第六。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首次打破“每省最多一人进国家队”的传统,而湖南入选国家队的2名选手也不负众望都取得了金牌。
全队年龄最小的队员拿到了世界第一
拿到金牌后,彭凌峰说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到生物竞赛组,去摆弄自己的花花草草。别看彭凌峰有着1.82米的大个头,可心思细腻。学校生物竞赛组的走廊上和室内培养箱里,到处都是彭凌峰种的植物。
正因为对生物的热爱,进入高一的彭凌峰尝试着接触生物竞赛,没想到一路收获惊喜。2018年5月,他接触生物竞赛还不到一年时间,就读高一的他就入选湖南省代表队;8月在全国生物学竞赛决赛中力压所有高年级的同学获得了全国第一名,并保送清华大学;今年2月,高二年级的彭凌峰以选拔考试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入选生物奥赛国家代表队,也成了全队年龄最小的队员;今年7月,他以世界第一的成绩勇夺第30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IBO)金牌,所向披靡。
虽然在别人眼里,彭凌峰是“铁打的第一”,可这块金牌的到手也是惊险不断。实验考试一开始,他发现自己的血糖仪是坏的,经过与工作人员的多番沟通,换了三台血糖仪才终于得到一台能用的仪器,而这时候能使用的试纸只剩下5根了。最后,沉稳的彭凌峰依然完美地完成了那场实验。
另外一场动物学实验则碰到了难题,首次考了脊椎动物,这给了所有的参赛选手一个措手不及。“考官一人给我们发了一个冷冻的鸡脖子和鸡翅,让我们把肌肉一一分离出来,还要表述其附着骨骼的位置。”这道题让所有选手叫苦不迭,可彭凌峰依然凭借扎实的生物实验功底沉着冷静完成了考试,最终实验总分位列所有选手第一。
朱昌明是彭凌峰的主教练兼班主任,“在课堂上,他一定是听课最认真最专注的学生之一。他能紧跟老师的思维思考问题,并经常在课后与老师积极讨论交流。”
让人佩服的是,彭凌峰学习生物竞赛并不是以此作为考入理想大学的敲门砖,而是对生物学由衷地热爱。
这是继7月15日陈俊豪同学夺得第50届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后,湖南师大附中今年获得的第二块国际奥赛金牌。截至目前,湖南师大附中学生参加国际奥赛共夺得金牌32枚,银牌10枚,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稳居全国第一。
打破“每省最多一人进国家队”传统
对于能进入国家队,雅礼中学的黄奕远说之前没有奢望过,一方面是自己在集训队成绩不是最拔尖的,而国家队只有4个名额,另一方面,队友兼好友彭凌峰实力强大,而按照学科竞赛组不成文的规定,每个省份进入国家队的选手不超过一个。抱着轻松的心态,最终国家队选拔考试时,黄奕远表现突出,取得了全队第四名的好成绩。
因为总分第一名是队友彭凌峰,黄奕远虽然拿到了第四名,按照惯例他还是没指望进入国家队。“当时我已经被保送清华大学了,成绩还没出来我就收拾好行李准备去读清华预科班,突然接到通知说今年选拔完全按照总分排名,我入选国家队,当时太意外了,感觉不是惊喜,是惊吓。”性格开朗的黄奕远说起那个电话现在还觉得好笑。
参加国家队培训之后,黄奕远就收起了放松的心态,开始紧张起来。“比赛时,实验本来就是黄奕远的弱项,考完之后心凉了半截,觉得金牌肯定没戏了。好在黄奕远没有过多沮丧,而是迅速调整了心态,完成了接下来的理论考试。最终成绩出来,他不仅拿到了金牌,而且总分位列世界第六。“对于成绩我还是很满意的,只是以后吃鸡翅就会想到这次考试。”爱开玩笑的奕远说道。
说起当年选择生物竞赛,也纯属偶然。进入高一时,中考6A加上两科“千分之一”的优异成绩,让黄奕远信心百倍,决定去接触下“学霸们玩的竞赛”。可面对这么多科竞赛,选哪科呢?听完生物组徐老师的讲座,他瞬间被生物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的那些玄妙关系深深吸引了,决定报名学习生物竞赛。
黄奕远爸爸说,儿子学习生物竞赛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高一年级参加省赛时考砸了,只拿到了省级二等奖,当时奕远很沮丧,甚至有点想退出竞赛组,回去参加常规课程的学习。但班主任屈检嗣劝他:“不要过于在意每一个节点的目标,而应该把目光放长远,相信自己会很好地走下去。”
那次省赛失误,黄奕远花了十几天才调整过来。这次去匈牙利参赛,实验没考好,只隔了一天的理论考试居然丝毫没受影响,可见他的心理比两年前强大了太多。“做家长的觉得很欣慰、很骄傲,到底是长大了。”(潇湘晨报记者 沈颢 通讯员 苏晓玲 钟漓 长沙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沈颢 苏晓玲 钟漓
编辑:宋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