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者手记|益美益阳:村里人的天天向上,才有村村向上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编辑:张俊 2019-07-18 16:15:10
时刻新闻
—分享—


???-2.jpg


记者在采访茶农。

红网时刻 实习记者 刘志雄 益阳报道

红网益阳站策划了《村村向上》系列报道,关注于银城益阳一座座村庄的坚守与向上,我有幸能参与其中,并先后走访了近10个乡村。

这些乡村,各有特色。新溪村村民热爱文体活动,北胜村的龙虾养殖技术独步益阳,大东口村将生态保护作为产业发展的底线,富民村打造红薯加工、挖掘着梅山换茶文化。再看黄石村、南金村等,搭乘着安化全域旅游的政策快车,发展一、三产业融合,朝着田园综合体努力。

一座座曾经凋敝的乡村,如今因地制宜谋发展,乡风文明村貌新。一个个村子的改变汇聚在一起,便是一个区域的翻天覆地,如积贫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安化,便在今年4月摘了帽。


????????2.marked.jpg


记者在村民家采访。

今天的益阳乡村,路面硬化基本到组到户,路灯、用水用电等基础建设已经基本配齐,无论是屋前屋后还是街道小河均干净整洁。村民们有事的做事,没事的找事,忙来热火朝天,闲来唱歌跳舞。劳动力外流的现象依然较严重,但相比几年前,乡村已一改残破、萧条的旧印象。

想起今年6月初看到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近年来“乡村振兴”字眼也屡见报端。但村子究竟发展如何,还是要到了村子见了人聊了天才知道始末和细微。

我在乡村长大,见惯了村里的旧风陋习和封闭思想,深知一个偏远的、贫瘠的小乡村,要发展至如今所见的模样有多不容易,因而对这些村庄发展中的带头人也越发敬佩起来。

?????????.marked.jpg

岳峰村的村民在起虾。

这些村庄,共性都在“变化”二字。新溪村、岳峰村曾经“民风彪悍”,如今乡亲和睦,少有纠纷;柏树村曾经民心涣散,各家自扫门前雪,如今一家有难百家帮,村民共建出新家乡。

类似的变化,还发生在益阳的乡村各地,究其原因,根本在人。或是换了村支两委班子,或是来了驻村扶贫队,或是早年出走的年轻人回了乡,在振兴乡村的路上,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等是最直接的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

有了领头雁们的组织,党员们跟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乡亲们“见贤思齐”,一个村子的人便能形成合力。无论是兴办产业还是人居环境整治,是应急抢险还是村风文明建设,都能看到党员的身影、带头人们的身影。

????????????????.marked.jpg

驻村的扶贫队长在帮着贫困户送红薯。

采访中,问及村支书、扶贫队长等人的成就感,均答曰在村子里的变化上,在乡亲们的变化上。驻村的扶贫队伍会走,受村民拥戴的支书会换,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会老,但带给乡村的变化,会因人的改变而继续保留。

在村民心中,让他们最受感触的变化,不是村子的基础建设变得多好,村里的茶园、果园等产业有多赚钱,而是村中大多数人的精神面貌、村里的风气发生了改变。懒散的变得勤劳,暴躁蛮横的变得讲理,打牌赌博变成了埋头苦干,吵吵闹闹变成了唱歌跳舞。

??????????????????.marked.jpg

司徒铺村的志愿者队伍在清洁工作后合影。

前不久,益阳市委书记瞿海在桃江县调研时指出,要建强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结合我在村子看到的感受到的党员们的付出和带动作用,我方才明白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由党建引领的、全社会参与的“革命”。

改变积年陋习,从零置办产业,树立文明新风,益阳的乡亲们用天天向上的姿态给我上了一课,党员们也用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为给我上了一课。也许在村村向上或是区域发展的进程中,人成了,事就能成。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7/24/57356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