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有人高薪请你去城里教书,你怎么拒绝了呢?”
“我们夫妻两人都安心在乡下教书,我觉得蛮好。再说老师们都去城区了,乡村孩子谁教?”
“哎哟,李老师,你真傻!”
这位被人说“傻”的李老师,便是李丽萍,今年46岁,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这个问题,她被人问了20年;而这份坚守乡村的初心,她20年来从未改变。
李丽萍老师在备课。
1997年,李丽萍从益阳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便分配在益阳市赫山区珠波塘乡中学。两年后,她被调到益阳市赫山区新市渡镇中心学校,任教至今。20多年来,她放弃了一个又一个进城的机会,与丈夫一起坚守在这片大山环绕的乡村。
20多年来,她每年都担任班主任。由于语文老师资源匮乏,从2006年起,她任教两个班语文,2013年起还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平凡的岗位上,她干出了不凡的业绩。多年来,她潜心教研教改,引领课改潮流。2017年,被评为“赫山区最佳岗位能手”。2017年,她还被推选为益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
今年,在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组织的“2019年度湖南最可爱的乡村教师”评选活动中,李丽萍入选为候选人。听闻这些感人肺腑的故事,近日,大公网湖南频道专程前往益阳,对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师进行了专访,听其讲述矢志不渝扎根乡村教育的故事。
20年如一日,夫妻扎根乡村不言悔
1997年,李丽萍毕业后分配在益阳市赫山区珠波塘乡中学。偏远乡村学校的条件艰苦,当乡村教师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李丽萍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珠波塘乡中学离镇区较远,离益阳中心城区更远,交通十分不便,每次回家都要走10多里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她和另外一名教师合住在一间不到12平方米的教师宿舍,办公、住宿、厨房都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两年后,她被调到益阳市赫山区新市渡镇中心学校。这所学校离益阳城区更加偏远,且条件艰苦,很少有教师愿意在这里长期坚守,总是想方设法调往梦寐以求的城区学校,而李丽萍却毅然扎根了下来。
李丽萍老师在上课。
有好些来自城里、求贤若渴的校长,打听到李丽萍教学水平高,千方百计来“挖墙角”,有托人联系的,也有亲自来请她的,许诺优厚的待遇,但都被她婉言谢绝了。
李丽萍的老公李军民,是新市渡镇中心学校工会主席兼教导主任,也是一名化学老师。李军民也曾收到过来自城里学校抛来的“橄榄枝”,但他和李丽萍的选择一样,两人20年如一日,扎根乡村,无怨无悔。
“城里的待遇虽然是比较好,但如果老师们都想着去城里,那乡下的孩子谁来教呢?所以我们只想‘老老实实’留在这里,做好一名乡村教师。”李丽萍说,自己已经爱上了新市渡这片土地,爱上了这些淳朴的乡村伢子。
“正是这种朴实,蕴含着不平凡。”新市渡镇中心学校校长梁斌感慨道:“在现在这种时代,大部分老师都想着进城,而李丽萍夫妻俩都是教学能手,却甘愿扎根乡村,这真的很难得。”
上课有妙招,她是教学“点子王”
在采访中,无论是同事,还是学生,只要一提起李丽萍,都是赞不绝口。在大家的心中,李丽萍不仅是一面默默驻扎在乡村教育的旗帜,更是教研教改的领头羊。
作为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李丽萍尽管教学工作、班级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但教研工作从未放松,经常组织教研活动,每学期都安排老教师上示范课,年轻教师上汇报课。
同时,在课堂上,李丽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原则,大胆创新教法,将游戏、表演、音乐等融进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在上公开课《水调歌头》中,她让学生充分自学自研、合作共研,并让学生穿越时空,用自己喜欢的表演形式展现词的意境美,有的学生选择用表演的方式,有的选择用唱歌,有的则选择用文字……这一堂课,便在这种方式下得到了最独特的演绎。
还有一次,李丽萍准备给学生教一篇新的文言文,那是下午第一堂课,她一走进教室,便看到学生们有点犯困,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怎样才能让大家打起精神呢?这时候,李丽萍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点子:她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家族”,比如“通假字家族”“古今异义家族”“词类活用家族”等等。首先,李丽萍让学生阅读课文,让他们从该篇文章中,将自己的“家族成员”一一找出来,再上台进行“家族成员”介绍。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上课的热情,更让他们对于新学的知识记忆深刻。”李丽萍记得,当时下课后,同学们直呼这种上课方式好好玩,希望以后多进行。
分组竞赛、情景表演、你画我猜……李丽萍的脑子里,永远能蹦出新点子;而她的课堂上,也永远充满了创意。
作为教学“点子王”,李丽萍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在赫山区农村中学一直稳居前列,2010年、2013年中考,学校语文成绩均获全区第一名。2017年,她被评为“赫山区最佳岗位能手”。
此外,学校其他语文老师也喜欢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发给李丽萍请教,李丽萍则常常修改教师们的教案到深夜,直至自己认为满意为止。学校文小叶老师参加益阳市赫山区教学比武的一堂《三峡》,经她指导修改不下10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堂课荣获了一等奖。
温暖如妈妈,她用爱呵护学生
自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李丽萍就一直担任班主任。20多年来,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方法,善于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共同管理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
而从细微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是她当班主任多年练就的本领。2015年5月,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了,她发现学生谢谅谦连续好几天迟到,随即就去找他谈心。原来,谢谅谦母亲生下他后就离家出走了,父亲在外漂泊,叔叔供他上学,但叔叔自己还有三个孩子,负担很重,他便想放弃读高中。听到这些,李丽萍流下了眼泪,并语重心长地鼓励他:越是这种情况,越要树起男儿的志气,努力读书改变命运,还告诉他,学费的事自己会帮他。谢谅谦听了她的话,从颓废中振作起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三年后,又以662的高分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后来,他专程到学校看望李丽萍:“感谢您当时给我的鼓励,要不是您关键时候的指点和支持,我可能就倒下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您。”
今年6月刚刚中考完的152班,是李丽萍所带的班级。学生袁岳江语文考得了不错的成绩,采访当天,正好和几个同学一起来学校给李丽萍报喜,他说:“我比较喜欢玩,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时,语文没有及格,李老师找我谈心,像好朋友一样教导我、鼓励我,让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而且李老师喜欢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讲课,这也让我慢慢地爱上了语文。这次中考,语文考了100多分,这份成绩里倾注了李老师很多心血。”
一起来的学生王姣,是班上的体育委员,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子,但一提到毕业,却马上变得伤感起来。“李老师就像是母亲,不仅很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上也很关心我们,真的很舍不得李老师。”王姣回忆说,她的父母在外打工,她在学校寄宿,一天半夜突发阑尾炎,得知情况的李丽萍,尽管当时正患重感冒,但马上披衣起床,和丈夫一起把孩子送到了卫生院,陪王姣打点滴,这让王姣感受到了如妈妈般的温暖。
李丽萍老师在辅导学生。
肩负光荣职责,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虽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但李丽萍所想的不仅只是一校一班的教育教学问题,而是把眼光投放在整个乡村教学上。2017年,她被选举为益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从此,她便多了一份职责:为教育呼吁,为人民办事。
扎根乡村教育22年,她深知乡村教学现状,也了解城区学校面临的难题。为此,她和其他代表一起提出了改善乡村办学条件、化解城区大班额的建议。这项建议被列为益阳市人大的重点建议案,引起了益阳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全力推动这项建议的落实。近两年多来,益阳市、县(区)两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控制城区大班额的制度机制,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城区学校的大班额问题基本解决,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这让李丽萍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李丽萍还观察到,近几年来,乡村学生流向城区学校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乡村学校学生锐减。为了留下学生,李丽萍除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外,还经常走家串户,宣扬教育政策,做好家长的工作。在她的努力下,益阳市新市渡镇学生外流的现象明显减少。
此外,为了促进新市渡镇教育的发展,李丽萍等人四方奔走,积极与本镇的社会贤达交流,2018年到2019年共筹措资金89万元,成立了以“奖教励学、扶贫济困”为宗旨的赫山区新市渡镇教育基金会,并投入使用。
“可以为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这是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和人大代表的光荣职责。”李丽萍笑着说。扎根乡村20余年,远离城市的喧闹和嘈杂,不忘初心,奉献教育,这就是李丽萍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终生追求的幸福。(文/贺玉平)
来源:中华网
编辑: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