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穿梭于林地间锄草、浇水。刘杰华 摄
手捧着密密匝匝的猕猴桃果,村民眼睛里闪耀着欣喜。刘杰华 摄
村民易孔志忙着给果树浇水。刘杰华 摄
村主任易孔文在查看果实长势。刘杰华 摄
藤蔓上果实累累,在阳光下焕发着勃勃生机。刘杰华 摄
红网时刻8月2日讯(靖州站记者 刘杰华 通讯员 廖一樽)7月30日,走进偏远的湖南省靖州县渠阳镇渠江村红心猕猴桃基地,150亩成片的果林遍布山丘,村民们正穿梭于林地间做着锄草、浇水……放眼望去,一株株茁壮的红心猕猴桃长势十分喜人,藤蔓上果实累累,在阳光下焕发着勃勃生机。
渠江村地处靖州县水酿塘电站库区,距县城约20公里,过去进出靠水路,近些年才硬化了通村公路。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1286人,其中98%为苗、侗少数民族,是典型的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偏远少数民族村。
为了帮助村里找准脱贫致富产业,2015-2016年,渠江村、支两委在县农业局、扶贫办、移民局的扶持下,累计投入资金150万元,开发“红心”猕猴桃150亩和野生油茶100亩,吸纳农户107户成立靖州县渠江惠民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其中有31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们基地全部人工操作,不打农药,不用激素,施有机肥,做纯绿色产品,这几年红心猕猴桃通过精心培管,长势非常好,今年预计挂果四、五万斤。”丰收在即,看着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红心猕猴桃果实,务工的农户们个个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们村生产的红心猕猴桃,果形美、肉质细、味道鲜、甜度高、香味浓,深受消费者欢迎!”手捧着密密匝匝的猕猴桃果,7组村民杨爱兰眼睛里闪动着欣喜。
今年53岁的杨再文是渠江村8组的一名贫困户,儿子儿媳在外务工,他和妻子在家里带着孙子孙女上学。村里开发猕猴桃产业以后,他既成了合作社的“股东”,又是基地里的“长工”,一边能够就近抓创收,一边又能照顾家小,基地的发展态势良好,他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村民易礼秋在县城管理着一家酒店,看到家乡发展的产业,她回到村里加入合作社,流转了15亩土地,也种上了红心猕猴桃。在一片硕果累累的猕猴桃园里,她的父亲易孔志一边忙着给果树浇水一边欣喜地说道:“国家的农业政策越来越好,自从种植红心猕猴桃后,不仅生活有了保障,一年还能存下几万块钱呢!感谢政府帮助我们发展了这样一个致富产业。”
“大量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市场价格,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村主任易孔文同时也是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发展猕猴桃产业是他带领村民多次考察后作出的决定,他说,决定猕猴桃产业成败的关键是果品质量。为此,他独创出“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护、分户管理”的“三统一分”模式,以保证果品百分之百的绿色有机!
这不,果子还挂在树上呢,县里的电商就一拨接一拨的来看货、订货了。一颗“红心”助脱贫,红心猕猴桃,正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致富果”。
来源:红网
作者:刘杰华 廖一樽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