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网友胡达武家的第一台电话机一直被保存着。
红网网友胡达武当年使用的BP机成了家中的“文物”。
红网网友胡达武晒出自己不同年代的通讯工具。
论坛原帖:
红网时刻8月7日讯(记者 吴海刚 实习生 何欣)70年,我们跟随祖国发展的脚步,触摸到社会前进的脉搏,追赶着科技进步的速度,也享受着无限美好的生活。红网论坛自推出“赤子的礼物”征集活动以来,收到不少网友的作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高速发展的中国,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红网网友胡达武晒出自己不同年代的通讯工具,从固定电话、“大哥大”、 BP机,到黑白屏手机,智能手机,每一个通讯设备都成为了他幸福生活的印记。
1954年出生的胡达武经历了从固定电话、BP机、大哥大、黑白屏手机直至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的转变。谈及通讯工具的发展,胡达武记忆深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胡达武回忆:“七十年代初,我心中曾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话。”九十年代前后,住宅电话逐步进入县城居民家中,家里能安装上一部住宅电话,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我安装住宅电话的时间比较早,那是1993年12月,花了1900元。我当时的月工资只有400多元,那部住宅电话花费了我一家五口人近5个月的生活费。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如今,我们家的住宅电话早已取消10多年,但我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当时的电话机。”对于自己家的第一台固定电话,胡达武仍记忆犹新。
1983年,上海开通了中国第一家寻呼台,BP机开始进入中国。1996年,胡达武也有了自己BP机。“有事您呼我”成了那个年代的流行语。那时,人们都喜欢把BP机别在腰上,有一种走在时代前列的优越感。如今,胡达武当年使用的BP机成了家中的“文物”。胡达武说,“我一直舍不得丢弃,至今仍完好地珍藏。”
进入21世纪,各种手机、智能手机快速普及城乡,互联网迅速发展, 2G、3G、4G网络更是飞快提速,如今5G也近在眼前。胡达武每天用微信和朋友们互动,充分享受网络时代的无限惬意。“我现在在4G网络的天地里分享生活的快乐,我用4G手机拍照、写文、作诗。”胡达武感慨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讯发展速度犹如火箭发射,日新月异,我为新中国的巨变而骄傲而自豪!”胡达武至今都保存着使用过的每一部电话,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网友“vv益清”评论说:“从黑白屏到彩屏,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手机更新换代太快,在一部部手机上,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网友“喜依粉”表示:“通讯工具的变迁,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鲜活缩影,祝福我们的祖国!”
来源:红网
作者:吴海刚 何欣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