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民的事无小事,大量工作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近期,益阳市正积极开展“接地气、去官气、传正气、转作风、惠民利”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各社区聚焦服务群众。益阳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强党建引领,做好社区工作,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城市品质,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努力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红网益阳站联合赫山区委宣传部、网信办,在红网、时刻新闻同步推出《幸福社区里》系列报道,聚焦你我身边社区里的幸福生活。
张跃(右一)看望98岁烈士家属卢桂秀老人。
和居民一起清理卫生死角。
红网时刻实习记者 王新凤 记者 刘慧婷 通讯员 肖萍 杨莹 益阳报道
在龙山港社区辖区内龙山路上,一条百余米的墙报十分显眼,墙面采用绘画、文字、标语等表现手法,绘有关爱民生、文明创建等内容。
路过的居民陈先生介绍说,原先这堵100多米长的围墙破破烂烂,有碍观瞻,一年多前,社区将这堵墙加以改造,装饰成一整面墙报,成了辖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让居民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文化熏陶。”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跃说,如今,街坊居民途经社区路口时,抬头就能看到道路一侧的墙报,上面宣传的内容丰富多彩,如红色历史、孝文化、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等。
今年38岁的张跃来到龙山港社区已有18年,尽管不是本地人,但张跃自称龙山港已经成了自己心生眷念的第二故乡,她愿意长期扎根在那里。“我在这里已经待亲了,我们龙山港的父老乡亲是看着我结婚生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我们的社区办公楼和办公楼前的那条马路都是居民群策群力自主修建的,没有依靠任何施工队,一砖一瓦,全部来自群众的力量!”张跃的话里,满满都是骄傲,这骄傲来源于哪里呢?
龙山港社区位于益阳城西的城乡结合部,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缺乏产业支撑。张跃说,在改革开放后,有些社区出现人口集体迁移现象,而龙山港社区受红色文化熏陶已久,迁移的人非常少,他们秉承先代的遗志跟着共产党走,兢兢业业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因此,龙山港社区拥有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龙山港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积淀。”张跃说,如何增强居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通过红色文化抓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龙山港社区在现有的红色党建基地怀念馆、红色记忆图书馆、红色书画院、红色记忆馆、毛主席铜像广场等红色资源平台基础上,新建红色基地青少年教育馆,充分发挥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共接待前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团队80余批,600余人次。
每年的5到6月份,张跃会利用周末时间,带领辖区内的四百多个党员外出学习,接受红色教育。“我们坚持了十多年,早在几年前,党员们的足迹就已遍布湖南省内的所有红色旅游景点。”
除了党员需要学习,普通群众也不能落下。在龙山港社区,上至90岁老人,下至7岁孩童,人人都会唱红歌。每天吃过晚饭后,社区的居民群众都不约而同地来到毛主席铜像广场进行排练,《团结就是力量》的激昂,《十送红军》的恢弘,《我的祖国》的悠扬,各种旋律在广场上空此起彼伏,汇聚成一片歌的海洋。“我干活的时候就喜欢哼哼歌呀,因为这样感觉干活也没那么辛苦啦!”居民马奶奶笑呵呵地跟我们说,在她的歌声的熏陶下,三岁的小孙子如今也会跟着奶奶一起哼了。
此外,龙山港还有一个“吹哨子”的传统,哨声一响,居民们就会放下手头上的事,在社区办公楼前的草坪里集合开大会。“开大会的时候,群众可以畅所欲言,只要建议合理,我们都会采纳”,张跃喜欢跟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十多年的基层服务、“零上访”的记录,居民们早已欣然接受了这位平易近人的女书记。
“今天我们领导还笑我,工作起来就是‘拼命三娘’,皮肤晒得黢黑黢黑的”。说这话时,张跃的脸上没有丝毫后悔的神情。
为了帮助辖区内的困难群众摘掉贫困的帽子,张跃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她鼓励低保户们参与到社区环境维护中来,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酬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经济压力,又改善了社区环境。“我希望我们龙山港社区的所有居民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过得更好!”
创文期间,居民们主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清理“ 牛皮癣”,清除卫生死角,社区建设逐步从“替民当家”向“让民做主”、从“大包大揽”向“共同参与”转变。受长辈们的影响,如今,社区里的“零零后”们也开始主动加入到社区活动中来,一到放寒暑假,他们就会跑来询问社区工作人员,近期有没有什么志愿者活动可以参加。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心往一处想,今后的龙山港社区,肯定又是一番新模样……
龙山港社区端午节包粽子比赛。
龙山港社区父老乡亲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来源:红网
作者:王新凤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