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搭起的这些“桥”,让世界爱上湖南爱上中国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何冰 2019-08-23 21:58:37
时刻新闻
—分享—

8月22日晚,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暨闭幕式在湖南长沙圆满落幕,为期一个多月的比赛完美收官。

这个盛夏,五湖四海的“追梦人”齐聚长沙,共赴一场“汉语桥”之约,他们是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世界各国大学生,用心中独特的中国情结表达着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玩转古诗词、体验风土人情、感受唯美爱情……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来自全球122个国家144个赛区的157名选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过层层选拔后,齐聚长沙参加第十八届“汉语桥”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过桥”赛、复赛、决赛。

8月22日晚,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暨闭幕式在长沙举行,获奖选手一起合影。 赛事组委会供图

观潮君了解到,本次总决赛融入了“世界的朋友圈”概念,历经视频考题、剧情考演、巅峰对决等三轮激烈角逐,最终来自埃及的诗雨脱颖而出,夺得了本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的总冠军。荧屏前的观众们见证了这位总冠军的诞生。

“汉语桥”落户湖南12年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由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的大型国际汉语比赛。

自2002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八届。节目内容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500多所孔子学院,多年来,《汉语桥》不断创新,已成为一档全球关注讨论并热烈追捧的现象级文化节目,成为湖南文化品牌标杆,也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传递友谊的桥梁。

从2008年正式落户湖南,十二年来,参赛国家、参赛选手每年都在逐年增长,国际影响力也在逐年增强。实际上,每年的“汉语桥”在主题、赛制和内容等方面都会有调整和创新。全新的赛制、全新的呈现方式、考点升级、选手升级,让今年的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更多了一份时代感和贴近性。

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海报。主题为“天下一家 one world,one family”。

本届“汉语桥”以“天下一家”为主题,由孔子学院总部和湖南省政府共同主办。为让世界各国选手感知真实中国,湖南省人民政府使出“洪荒之力”,力促第十八世界大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线宣传,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聚焦“朋友”一词,着力打造世界各国青年了解中国、结交挚友的世界级“朋友圈”,让世界各国青年交流、分享中国在科技、环保、人文等领域的发展成就。

历届“汉语桥”都会安排选手到中国各地体验不同地区的独特文化魅力,领悟新时代中国和平、可亲、文明的形象。今年“汉语桥”15强选手前往上海新松、河北、山东曲阜等地,深入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创新科技。同时,赛事还精心安排了往届汉语桥学长带选手看中国,以拍摄VLOG形式给选手出考题,去往北京、阿拉善、义乌等地,从经济贸易、环保公益、创新科技等多方面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而当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们有机会融入当地的人文风俗之中,感受当地人的热情好客,与当地人有趣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做出的努力。

打造“世界级朋友圈”

8月14日,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决赛第八场在湖南长沙圆满落幕。来自澳大利亚的小马、埃及的诗雨、美国的罗明彦、摩尔多瓦的安子轼和缅甸的蒋天改凭借高超的汉语实力过关斩将,荣获五洲冠军。

“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不用怕。”最老套的俗语,却成为本届“汉语桥”的新时尚。

观潮君了解到,本届“汉语桥”选手参与国家数和人数为历届最高,选手们的中文水平也大有提升。

“汉语桥是我在中国的家”“从彼此陌生到心灵相通”“中国湖南让人着迷”……“汉语桥时间”一晃而过,选手们收获满满,获益良多。有的收获了友谊,有的因此圆梦,还有的准备在此扎根……

“十分感谢一路走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人,给了我前行的力量。中文真的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难懂的语言,刚开始学习中文的时候真的很难。”来自埃及的选手、本届汉语桥总冠军诗雨说,“为了学习中文真的付出了很多,学习最困难的时候,每天要背上成百上千个中文词语。但是有付出就有收获,学习中文也改变了很多,可以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把握住了很多的机会和机遇,让我能够有更好地发展。”

“今年9月,我将在中国北京师范大学进修研究生,这是我一直所期待的。”对此诗雨十分地自豪和高兴,“在这4年的汉语学习中,我越来越觉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未来希望能为中埃两国的文化交流增添自己的力量。”

从小就对汉语有着浓烈兴趣的摩尔多瓦姑娘安子轼能操一口纯正的普通话。据安子轼介绍,在她12岁的时候看了一部中国电影,对里面的中国美食、建筑,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她非常想来中国,但是那个时候摩尔多瓦没有孔子学院,又因学习中文价格昂贵,家里无法承担。于是乎,她选择自己去田里收麦子打工挣学费,每天打电话虚心请教中文老师。同时她经常穿梭在摩尔多瓦各大商场寻找中国人练习汉语。

安子轼说,“我特别喜欢和中国人聊天,有种亲切感。”在她16岁那年,她获得了摩尔多瓦孔子学院免费学习中文的机会,也是从那时起她开始了正式系统的学习中文,而她的启蒙老师是湖南湘潭人,所以她对湖南有一种独特的亲近感。

“吃太平街特色美食、品岳麓书院湖湘文化、观橘子洲头百舸争流……”安子轼说,这趟旅程真的太值了。“短短一个多月,我在湖南收获了太多太多,我发现我彻底地爱上了这片热土,感觉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如今,“汉语桥”不仅成为外国青年了解中国、感知中国的文化桥梁,许多中外青年朋友还通过这座“桥”实现了梦想,甚至改变命运。

来自柬埔寨的网红少年沙利,在中国学校“一带一路”公益项目的资助下,实现了来到中国求学的梦想;澳大利亚姑娘白丽莎参加“汉语桥”后如愿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埃及青年馨玥现担任中阿卫视的记者兼主持人,立志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声音;上一届“汉语桥”冠军鲁斯兰则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一座座“桥”,连通湖南和世界

“汉语桥”本身就是一座真切衔接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不仅是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重要平台,还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和见证。

8月13日,来自江西省上犹县第二中学和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的同学们与“汉语桥”15强选手一起写出“汉语桥-友谊之桥”的书法作品。

今年是“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第十八年。十八年里,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学习中文,接触中国文化,爱上了这片湖南热土。

观潮君可以预期,本届汉语桥的157名选手将会变身为157座桥,成为中国和其他各国文化交流、相互理解和包容、增进友谊的使者,为世界的和平与和谐贡献力量。

这是湖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开放崛起战略下湖南“走出去、引进来”的新格局、新常态。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致力打造中国内陆创新开放新高地,越来越重视友城工作,提出要加大工作力度,拓宽交流渠道,挖掘现有潜力,以友城关系为纽带,以项目合作为支撑,使友城工作更好地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湖南主动参与《中意三年行动计划》、中美省州长对话、中俄“两河流域”合作等国家层面的对外合作机制,巩固与日韩、东盟的传统交往,深化与欧美、俄罗斯等的务实交流,拓展与非洲、中南美洲、中亚和中东等地区的合作项目,立足湖南、面向全球的开放布局初步形成。

2015年6月,首届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成功在湖南举行,这是中国红色旅游首次在国家层面与外国开展合作。期间,湘潭市与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此次活动让韶山、张家界等旅游品牌效应在俄罗斯得以彰显,湖南迅速成为俄罗斯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2018年9月19日至21日,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召开。曹超/摄

2018年9月,湖南举办了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这场语言资源保护大会,迎来联合国及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领域官员、专家,共同见证大会成果《岳麓宣言》的诞生,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国际性会议。

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今年6月27日,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开幕式暨中非经贸合作论坛在长沙举行。这标志着每两年举办一届的盛会,正式落户湖南。本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以“合作共赢,务实推进中非经贸关系”为主题,聚焦贸易促进、投资推介、农业技术、能源电力、合作园区、基础设施及融资合作等重点领域开展系列活动,共吸引了53个非洲国家以及联合国工发组织、粮食计划署、世贸组织、非洲联盟等国际组织参会,成为见证中非经贸未来合作的重要窗口。

……

以“桥”为媒,连通文化和心灵。观潮君相信,未来,湖南将会建造更多的“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红网时刻特约作者 观潮的螃蟹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8/23/58313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