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邹宇昕:扶贫“战场”再“夺旗”

来源:红网 作者:邹宇昕 编辑:高芹 2019-09-02 22:00:42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 邹宇昕 

哪种第一才是军人该争得第一?毫无疑问,战场打赢就是军人该争得“第一”。湘西州泸溪县都歧村第一支书向自瑞,曾在部队服役12年,2016年转业到了地方。脱下了军装,仍有军人的气质;来到扶贫“战场”的他,依旧要争第一。为了这个第一,他付出的不止是汗水。

跟他的相识,是因为今年4月10号,记者在扶贫一线的活动,我被分到了湘西州泸溪县进行下沉锻炼。报道后的第二天,我就来到了浦市镇都歧村。

去!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

这个村离县城近40公里,最后一段蜿蜒5公里的山间小路一直延伸进到这个深度贫困村。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跟向自瑞的第一次见面,非常尴尬。当时,他带着我在村里转悠,边逛边介绍着村里的各项工作。因为天热,我拿在手中的水一下就喝完了,下意识的随手一丢。这一丢,简直把脸也丢了。他还是继续说着村里的情况,然后弯下腰把水瓶捡起来,说了一句“留个村民收集卖钱”。可后来我才知道,他这样说,是为了让我不尴尬。因为在这个村里,我可以说,无论你什么时候去,在地上,除了自然掉下的树叶,和一点点泥土,你一定看不到,比如烟头、纸屑等垃圾。每家每户门口三个垃圾桶,人人都是保洁员,村里干净的会让你觉得,这是农村吗?为了这样的变化,向自瑞跟他的战友们,没少费神。想要改变村民的习惯不容易。于是,他首先从自己和扶贫“战友”们开刀。所有垃圾不能乱丢、见到垃圾立马捡起、碰见村民就要“唠叨”。对村民没有硬性规定、也没有散发宣传单,靠的就是耳濡目染。渐渐地,村民们发现,村里的几个干部没事儿就捡垃圾,他们自己也不好意思丢了。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慢慢化身成为“保洁员”,村里渐渐慢慢干净了起来。像现在这个季节每到傍晚,穿村而过的小溪上的风雨桥,成为村民们乘凉聊天儿的好地方。

换了“战场”不换军人本色

村里的发展,当然不是把卫生打扫干净就能发展起来的。在去年湘西州扶贫抽查过程中,都歧村排名靠后。这就像在军事比武中,被击败一样,让这个曾经是军人的第一支书,很不甘心。不服输就是动力,为迎头赶上不掉队,他与村支“两委”商议,通过结对建组、植树造林、清理溪道、拓垦荒山……他与党员群众始终干在一起。发动村民成立合作社3家,带动致富能人流转土地800多亩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如今,漫山遍野种上了黄柏等中药材,新栽下的枣树、葡萄长势正好,稻花鱼、铁骨猪等特色养殖逐渐打开销路,都歧村的变化几乎每天看得见。就在去年,都歧村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全村有27户,129人,顺利脱贫。

宁“负”家人 不“负”老乡

从2017年底到现在,向自瑞来到都歧村已经有21个月。这630天,村里的老乡变成了他的亲人,而家人却像客人。他的妻儿在张家界,父母在谭溪镇,自己又在都歧村。一家人分隔三地,纵使他能分身,也无法照顾周全。跟他聊天中我了解到,今年元旦凌晨,他接到妻子电话说,大儿子发烧感染肺炎,小儿子水痘感染,让他请假快回来。但是抽查即将到来,他不放心走开,没有办法,也没有理由脱身。就让妻子多担待一点,谁知第二天妻子也跟两个儿子同时住院,他只能让自己的父母赶紧到张家界帮忙照顾。或许看到自己女儿太受苦,一向心疼女婿的岳母打电话来说道,向自瑞,你要扶贫还是要妻儿?电话那头的责备,让他更愧疚。为了工作,为了大家,他只能暂时放弃自己“小家”。过了两天忙完工作他才匆匆赶回家照顾妻儿。就连跟他搭档的队员也说,小向不容易,别看他当过兵,但硬汉也有柔情时,只是藏在心头罢了。

跟他接触的十几天时间,我看到的是一个话不多,遇事不推,遇难不退的向自瑞。他也正是以这样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精神,践行着扶贫的责任和义务,赢得都歧村老乡们的认同。

作为一个地道的湘西人,我深知她的美,却不知她的难。而通过这三个月的时间,当我认识像向自瑞这样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友”们的时候,我相信,再难,我们也能战胜!

来源:红网

作者:邹宇昕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9/02/591007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