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外贸新风口丨缺席千年,我们来了——湘字号“中国第三”企业“出湘记”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 编辑:肖娟 2019-09-05 17:23:39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090101054733.jpg

2019年,湖南高桥大市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湖南从此有了一个可以撬动“买全球、卖全球”战略性支点。      

红网时刻记者 杨斌 长沙报道

“我们的商贸流通载体龙头企业,要有买全球、卖全球的意识。”8月15日,面对台下坐着的全省商贸流通载体企业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报翔语重心长地说。话语背后,传递的是湖南对打造国际性综合商贸高地的雄心和期盼。同时也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味,因为回溯湖南外贸史即使是回到五、六年前,湖南可能都缺乏买全球、卖全球的底气和心气。

要实现目标,载体建设或曰平台建设必不可少——这个预设条件在湖南,已经成为事实。2019年,湖南高桥大市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业态从沿海到内陆的渗透,从义乌、花都到长沙的中国出口地图变迁,也标志着湖南从此有了一个可以撬动“买全球、卖全球”战略性支点。

微信图片_20090101054555_conew1.jpg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肖海翔接受了红网时刻记者的专访,对高桥的试点前景充满期待。

时也,势也——湖南外贸试点天降大任

放眼全球,沿海发展外贸得天独厚。2014年,距高桥800多公里的浙江义乌,因为增量迅猛的“旅游贸易”,成为国内第一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四年后,这道起跑线前,迎来了一位新选手——湖南高桥大市场,成为湖南省唯一,内陆省份4家、全国14家同类“国家级试点”市场之一。这也意味着,湖南省级开放型平台建设在高桥这个中国第三大综合性市场取得历史性突破。

湖南凭何迎来这个平台的落户?为什么是高桥大市场?

“这首先反映的是一种趋势,外贸业态从沿海到内陆的变迁,也反映了湖南在贸易方式上的创新力获得了认可。”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肖海翔,一直深耕国际贸易、财税政策等研究领域。她主持撰写的研究报告《中非贸易促进机制研究》,为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贡献了理论研究成果,受到中央部委、省级层面的肯定。

肖海翔坦率地说:“虽说是趋势,可这个试点也不是随便能给的。你问湖南凭什么,高桥凭什么,一句话,凭的是实力和政策支持。”

话语背后,投射的是湖南发展外贸的不易:从各项参数看,内陆省份搞外贸并没有多少先天条件。要实现外贸水平万丈高楼平地起,政策供给和业态培育必不可少。

湖南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政府从土地供应、政策环境、资金扶持等领域予以支持。同时,湖南具备了发展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形成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产业基础,拥有的优势产业与国际市场需求非常匹配,能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

“湖南出产的很多看上去不起眼的如保温杯、塑料盆等,在非洲有很好的市场。”肖海翔说。

湖南还有很多特色优势产业,醴陵陶瓷年产值700多亿元,株洲服饰年产值700多亿元,邵东小商品年产值300多亿元,益阳竹制品年产值120多亿元等。这些产业在国际市场的产品竞争力明显,目前年出口额约30亿美元,出口至北美、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区。

回到高桥大市场,目前整个市场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商户超过2000家,进出口商品达数万种,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商协会和企业建立了采购合作关系,年接待国际采购商超过3万批次。今年6月湖南(高桥)非洲商品展销馆的开馆,更是标志着高桥大市场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新阶段。

肖海翔感慨,“它(高桥)的产品线太全了,集成度之高,商户之集中,你在全省也难得找出来相同体量的,这个优势别人无法比拟。”

微信图片_20090101054717.jpg

高桥大市场的产品线之全、集成度之高、商户之集中,是开展试点工作的巨大优势。

运也,志也——打造“国际高桥、世界商港”

回顾高桥大市场的发展史,它并不总是和洋气的外贸沾边。

1996年,作为长沙市首家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高桥大市场开业。2014年投身外贸,2018年即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外贸总额近10亿美元,成为湖南外贸新的增长点,二是获批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从一个充满烟火气的以日用品交易为主的大市场起步,到涉足高大上的全球贸易,推出“国际高桥、世界商港”战略的高桥大市场的晋级之路,实际是企业自觉和时代需求的风云际会。

“一是湖南制造业的成本优势较突出,生产能力催生贸易能力;二是产业配套体系成熟、物流业发展较快,高速路网、铁路、航空运输、港口码头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多式联运等物流条件不断改善,交通设施的改善让内陆和沿海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三是开放平台(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良好,畅通了贸易通道,提升了便利化程度。”肖海翔分析。

再落地到湖南高桥大市场所在的长沙,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的立体开放格局,湖南高桥大市场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中转配送地、货源辐射地和消费中心,具备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良好条件,目前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和海关监管场所等基础设施均已建设完成。

这些外部条件为高桥大市场推行市场采购贸易分别带来了产品供应、配套服务的能力。大量适合市场采购出口的产业(家具、鞋业、纺织业、成衣、农机、陶瓷、扬声器等)汇集到高桥大市场。

高桥大市场还因势利导做了良好的营运模式设计,如建设湖南出口产品集聚区、境外营销渠道,建立市场采购服务支持体系等,推动了市场采购贸易新业态的发展。

2018年12月6日上午,湖南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首单首试”仪式在湖南高桥大市场国际商品展示贸易中心举行。

湖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湘平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别是外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全省对外开放树立了新的标杆。

他希望高桥大市场加强招商引资、推动新业态融合发展,吸引更多国际采购商入驻高桥,深入推动湖南和中国的特色优质产品走向全球。

“深入推动湖南和中国的特色优质产品走向全球”——字字千钧,这是高桥大市场的使命,也将是它的荣耀。

可期,可为——引领湖南外贸大有可为

回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这是国家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和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战略举措。

数据显示:2017年和2018年前八个月,全国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速54.2%和71%,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总体出口增速。

湖南省紧跟国家对外开放的系列重大部署,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开放,是真正推动和实现湖南开放型经济追赶式跨越发展。

作为湖南省重点打造的全省唯一出口产业聚集区,湖南高桥大市场将以促进湖南自贸区发展为蓝本,构建未来的“中部国际贸易中心”。

实现这一目标行动的空间有多大,边界在哪里?

湖南高桥大市场董事、总经理罗晓说,高桥大市场将着力吸引更多企业和国际贸易商入驻,提供一个低成本、“一站式”服务的平台,为商户打通国际市场的渠道。高桥大市场还将在全球布局“湖南产品境外展示营销中心”,建设“国际采购商联络服务站”以及高桥海外分市场,以高桥为平台、以“品质湘品”为统一形象抱团出海,打造湖南产业国际影响力。

多次邀请专家学者来调研的高桥大市场,收到了智囊们给出的两个维度的建议。

一是如何发力?肖海翔提供的整体思路是集聚供应商,引入采购商,协调外贸服务体系的建设,核心是服务采、供两个核心主体。

即重点建设供货商集聚平台和采购商集聚平台,构建市场采购贸易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建设“两平台一体系”,形成涵盖并集聚市场采购所有主体的模式,帮助全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扩大出口,促进湖南市场采购贸易业态的发展。

二是如何破短板防风险?肖海翔认为:高桥可以明确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规划设计,确定重点产业、重点商品与重点区域;面向供货商的举措,包括明确入驻优惠举措、积极推进招商工作、定期举办外贸培训;面向采购商的举措,包括积极推进境外营销网络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境内邀约工作、优化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推动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的深度融合,利用已开通的跨境电商平台和社区网络,实现网上客户开拓、产品销售和品牌营销。

对试点的前景,用肖海翔的话说充满希望:“国内整个外贸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高桥试点前景可期,增速可期,新市场可期、新业态可期,出口主体多元化可期、区域均衡可期。”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

编辑:肖娟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9/05/59501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